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在离婚后仍然享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如果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可以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变更子女抚养权的第一步是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进行裁决。因此,离婚后的父母双方如果一致同意变更子女抚养权,需要签订一份《变更抚养权协议》。
由于先前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已在婚姻登记部门备案,《变更抚养权协议》对于《离婚协议书》的内容进行了重大修改。此外,变更子女抚养权属于重大人身关系变更,因此有关部门要求双方签订的《变更抚养权协议》必须办理公证。
根据《公证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公证。这意味着公证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因此人民法院、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都乐于采纳公证书。
由于《变更抚养权协议》涉及到双方当事人对被抚养的孩子的特定人身利益,公证处的公证人员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要求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公证手续,不得委托他人代办。
不受法律保护的婚姻所生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抚养权归属。在夫妻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双方的抚养条件、孩子的意愿等。协议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离婚时3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判决问题。对于未满两岁的孩子,通常母亲是主要的抚养者,但具体情况还需考虑父母双方的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如果父母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按照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做出决定。此外,如果女方再婚并希望追回抚养权,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
子女抚养权的变更问题。调整子女抚养权主要存在双亲协商变更和单方向法院发起变更申请两种形式,最终需获得法院裁定认可。变更抚养权需考虑子女健康成长角度,父母仍需履行抚养、教育、保护等责任,并支付抚养费用。人民法院在五种情形下会支持更改抚养权申请。
抚养义务是否能因放弃抚养权而免除的问题。抚养责任并不因放弃抚养权而减轻或豁免,父母有责任为子女提供生活和教育的保障。监护权和抚养权在法律上有关联,但概念不同。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可以变更,一方或双方经济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协商或起诉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