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2001修正)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需要强调的是,没有工作并不是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理由。
在确定抚养费的数目后,需要考虑如何履行支付义务。根据司法实践,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次性给付的方式在一些情况下被广泛采用。尽管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这种方式,但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工作调动的频繁,以及为了考虑法院的执行效率,法院判决离婚并涉及子女抚养费时,往往会选择一次性给付。此外,大多数当事人也接受这种方式。
定期给付通常是按月、季度或年度支付,而以物折抵则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的支付方式通常以子女达到十八周岁为底线,即按照每月或每年的抚养费数额乘以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的时长来计算总数,一次性支付完成。在子女抚养费生效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父母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提出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原因可能包括:(1)原定抚养费数额无法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2)子女因病或上学等原因,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不抚养子女的一方如果不增加费用,那么抚养子女的一方将不公平地承担这些费用。当然,无论是生活费还是教育费,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对于涉及较大数额的费用,必须由双方协商确定,否则将由法院判决一方个人承担。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择校费。例如,农村孩子被送到贵族学校学习,需要一次性支付五万或十万元,这些费用应由双方协商确定如何承担。
至于减少或免除子女抚养费,主要是针对供养人的支付能力降低和经济收入减少的情况,或者子女虽未满十八周岁但已有劳动收入,能够用自己的收入维持生活所需。由于目前在实践中,按月支付较为常见,因此抚养费的变更通常以增加为主。从上述内容可知,未实际抚养子女的一方是否具有固定收入,将直接影响子女抚养费的计算标准。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离婚后如何行使探望权和支付抚养费的问题。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望子女,具体方式和时间需双方协议,如无法达成协议,可向法院申请判决。同时,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支付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费用和期限也需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申请判
月收入一万的抚养费计算方法。未获得子女抚养权的一方需支付抚养费,通常为月收入的20%至30%,同时考虑子女的实际花费。支付方式可协商,可一次性支付或按月支付。如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法院将根据双方经济能力和子女实际花费做出判决。
民事诉讼答辩状的制作及应注意的风险点,并给出了在特定情境下的答辩状范例。答辩状需分清法院主管事项、管辖、诉讼主体等问题,并在答辩时明确提出异议。针对一起离婚诉讼的实例,答辩人提出了关于婚姻关系解除、子女抚养、抚养费数额、婚前房产分割及房屋内财产归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