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且告知债权人,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应由其自己负责清偿。
夫妻财产约定书生效后,对双方产生约束力,最直接的后果是产权归属问题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财产的收益、处分等问题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银行存款的利息、房产的增值部分、股权的股息等财产都归产权人所有。然而,这些间接后果往往被忽视,因此在办理公证时应当提醒当事人。此外,对于共同财产的处理,夫妻有平等的处理权,而对于个人财产,则由个人自行处理。如果一方以自己的名义处理共有财产,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我国的登记制度下,夫妻财产往往只登记在一人名下,而实际上是共有财产。因此,在办理公证时,应当提醒变更登记,以确保产权登记人与实际所有人的一致。同时,应当告知,如果不变更登记可能给实际所有人造成损失,也会导致实际所有人无法处理财产。
夫妻财产约定仅限于财产的归属问题,不能对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及相互之间的遗产继承问题作出约定。无论夫妻约定财产共有还是个人所有,都不能规避两人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也不能通过约定来排斥或指定相互之间的遗产继承问题。
对于一般的夫妻而言,如果财产仅用于共同生活或维持夫妻的相互扶助义务,则财产约定可能并不必要。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财产较多、再婚夫妻、受赠财产以及夫妻一方可能承担较大债务等情况下,办理夫妻财产约定公证可以更方便地处理夫妻财产关系,并为第三人提供确信的依据。此外,公证也有助于避免在遗产上的纠纷,特别是在上一辈继承晚辈财产问题上,夫妻财产约定可以避免分割上的混乱。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公证不是婚内财产协议的生效要件,婚内协议应担采用书面形式,双方合意即为生效,但不能对抗第三人。我国法律从来没有规定婚内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公证处可以办理公证的“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分两种形式:一是未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
关于夫妻财产约定公证的注意事项,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内容:夫妻财产约定的收费标准为财产价值的千分之三到百分之二之间。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中会存在哪些问题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的主体可以是夫妻,可以是即将确立夫妻关系的男女。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夫妻双方或未婚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分两种形式:一是未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二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