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且告知债权人,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应由其自己负责清偿。
夫妻财产约定书生效后,对双方产生约束力,最直接的后果是产权归属问题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财产的收益、处分等问题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银行存款的利息、房产的增值部分、股权的股息等财产都归产权人所有。然而,这些间接后果往往被忽视,因此在办理公证时应当提醒当事人。此外,对于共同财产的处理,夫妻有平等的处理权,而对于个人财产,则由个人自行处理。如果一方以自己的名义处理共有财产,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我国的登记制度下,夫妻财产往往只登记在一人名下,而实际上是共有财产。因此,在办理公证时,应当提醒变更登记,以确保产权登记人与实际所有人的一致。同时,应当告知,如果不变更登记可能给实际所有人造成损失,也会导致实际所有人无法处理财产。
夫妻财产约定仅限于财产的归属问题,不能对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及相互之间的遗产继承问题作出约定。无论夫妻约定财产共有还是个人所有,都不能规避两人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也不能通过约定来排斥或指定相互之间的遗产继承问题。
对于一般的夫妻而言,如果财产仅用于共同生活或维持夫妻的相互扶助义务,则财产约定可能并不必要。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财产较多、再婚夫妻、受赠财产以及夫妻一方可能承担较大债务等情况下,办理夫妻财产约定公证可以更方便地处理夫妻财产关系,并为第三人提供确信的依据。此外,公证也有助于避免在遗产上的纠纷,特别是在上一辈继承晚辈财产问题上,夫妻财产约定可以避免分割上的混乱。
中国离婚后的财产分割问题。依照婚姻法规定,如果离婚后一方隐匿或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对于彩票奖金等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且没有约定,应认定为共同财产。同时,文章还列出了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
离婚时对未发生财产的分割以及夫妻离婚后人身保险的处理。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财产情况和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此外,夫妻离婚后,人身保险处理需考虑保险种类和受益人情况,保险金一般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在离婚案件中处理离婚与债务的顺序,以及离婚与财产分割的关系。法院会先判决离婚,再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划分。同时,对于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保护子女和女方的权益。对于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法院将依法处理并制裁
离婚过程中一方财产转移的证据收集方法。在对方有转移财产意图尚未开始转移时,可以采取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措施。若对方已开始转移财产,则需要小心谨慎并采取措施收集证据,如搜集存折线索、了解对方收入状况等,同时针对虚假债务、私自出售房产等情况也有相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