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遗嘱公证人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是未成年人或精神上、智力上不健全的人。此外,代书遗嘱人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也不能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
1. 代书遗嘱人必须是成年人或者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2. 代书遗嘱人必须是理智健全的正常人。精神失常、丧失理智的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因此不能充当遗嘱代书人或见证人。
3. 代书遗嘱人必须能够理解遗嘱的内容,并了解遗嘱所用语言。通常情况下,盲人、文盲或不了解遗嘱所用语言的人不能成为遗嘱的代书人或见证人。
4. 代书遗嘱人必须与继承遗产无利害关系。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与继承死者的遗产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因此不能担任遗嘱的代书人或见证人。
写遗嘱不是必须要去公证处,但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效力。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7条的规定,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效力最高)、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如果一个人写了多份遗嘱并发生矛盾,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在除公证遗嘱外的其他形式的遗嘱中,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并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录音遗嘱以录音形式立下,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但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口头遗嘱无效。
要办理公证遗嘱,遗嘱人需要亲自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申请办理,不能委托他人代理。如果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办理,可以要求公证机关派员前往遗嘱人所在地办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遗嘱人要变更或撤销原公证遗嘱,也必须由原公证机关办理。
办理遗嘱公证时需要准备财产凭证(如涉及房产,包括房产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契证)、户口本和身份证。如果公证人认为老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存在缺陷,可能影响遗嘱的效力,会要求提供专业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如果材料齐全,公证处会迅速安排公证员办理,整个过程中公证员会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如果顺利进行,办理遗嘱公证通常只需要1-2个小时。遗嘱公证的收费标准一般为300-500元。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放弃继承权的法律效力及其条件。其中,放弃继承权不产生代位继承,无条件且无保留要求。放弃继承权后若需恢复,需经法院决定。此外,放弃继承权的公证程序包括必须由继承人本人亲自办理公证,并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
共同遗嘱的相关问题,包括形式上的共同遗嘱与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共同遗嘱的性质认定,以及能否单方变更夫妻共同遗嘱等问题。共同遗嘱涉及个人遗产的处置与遗嘱人的意愿,需要注意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遗嘱人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探讨了学界对于共同遗嘱性质的三种观点,
继承权的放弃及其法律效果。继承人可以选择放弃继承权,一旦放弃,不得撤销,且不再承担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义务。对于放弃继承权后的撤销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提出反悔的,不予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