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遗嘱权,又称为“口授遗嘱权”,是指在危急情况下所立的遗嘱或者以特别方式传达的遗嘱。由于口头遗嘱具有易于被篡改和伪造的风险,并且在遗嘱人死后无法查证,各国对口头遗嘱的设立条件进行了严格规定。
口头遗嘱是指在遗嘱人因疾病或战争等危急情况下所立的遗嘱。然而,一旦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有能力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则之前所立的口头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口头遗嘱的设立条件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有能力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则之前所立的口头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根据《继承法》第18条的规定,以下人员不得作为口头遗嘱的见证人:
口头遗嘱的立遗嘱人必须具备遗嘱能力,即在立遗嘱时必须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能受到胁迫或欺骗。如果遗嘱是在受到胁迫或欺骗的情况下立立的,则该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例如,遗嘱不能处分他人的财产,而且必须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以下情况下的口头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放弃继承权的法律效力及其条件。其中,放弃继承权不产生代位继承,无条件且无保留要求。放弃继承权后若需恢复,需经法院决定。此外,放弃继承权的公证程序包括必须由继承人本人亲自办理公证,并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
共同遗嘱的相关问题,包括形式上的共同遗嘱与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共同遗嘱的性质认定,以及能否单方变更夫妻共同遗嘱等问题。共同遗嘱涉及个人遗产的处置与遗嘱人的意愿,需要注意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遗嘱人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探讨了学界对于共同遗嘱性质的三种观点,
继承权的放弃及其法律效果。继承人可以选择放弃继承权,一旦放弃,不得撤销,且不再承担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义务。对于放弃继承权后的撤销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提出反悔的,不予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