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军人在处理婚姻关系上,应当遵守《婚姻法》,不得未婚同居,不得发生婚外性关系。
军队提倡和鼓励晚婚,男军人二十五周岁、女军人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
现役军人应当慎重选择恋爱对象,军官和文职干部确定恋爱关系后应当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并进行政治审查。
现役军人的配偶应当是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特定岗位的配偶还应当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现役军人不得与外国公民结婚,原则上也不得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居民结婚。现役军人不得与居住在外国或港澳台地区从事或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人员结婚,原则上也不得与此类人员的直系亲属结婚。但如果现役军人的恋爱对象本人表现良好、政治上没有问题,可以酌情允许结婚。
义务兵不得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服现役期间不得结婚。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
个别年龄超过三十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的士官,要求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应当经严格审批和批准。
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边远地区和一、二类岛屿部队服役的个别中级以上士官,如要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必须符合当地民族政策,并经相关政治机关批准和签订转业军人就地安置协议书。
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结婚。
离休退休干部和从事机密工作的军队职工的结婚问题,按照对现役军人的规定执行。
现役军人申请结婚由部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审批。不同职级的军官和文职干部的审批权限不同。
现役军人结婚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作为归档材料,并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登记结婚的依据。
汉族军人要求与习惯上不同汉族通婚的少数民族公民结婚,一般应该说服双方放弃此种婚姻。如双方坚持结婚,并取得少数民族一方家长的同意,可允许结婚。
现役军人离婚应当严肃慎重,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纪律,不违背社会公德。
双方均为现役军人,双方自愿离婚或一方要求离婚的,当事人所在部队领导或政治机关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并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的,由政治机关出具证明后,方可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或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配偶是地方人员,军人一方要求离婚的,所在部队政治机关领导应当视情进行调解。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并经对方同意,政治机关方可出具证明同意离婚。如军人一方坚持离婚,对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部队可商请对方所在单位或地方有关部门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政治机关出具证明,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配偶是地方人员,配偶一方要求离婚,军人一方同意离婚的,政治机关可出具证明同意离婚。军人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政治机关不得出具证明,但经政治机关查实军人一方确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现役军人申请离婚的审批程序和权限与申请结婚的相同。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出具同意离婚的证明时,应要求离婚双方签字或提供本人书面意见。申请再婚、复婚的,须持离婚证件。
军队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负有管理本单位军人婚姻的责任,包括审查、调解和出具证明等权利和义务。对于有弄虚作假、欺骗组织以及其他违反规定行为的,应进行教育批评,督促改正;情节严重的,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离婚后与父亲生活的孩子的监护权问题,以及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权问题。法律上规定,父母与子女形成抚养关系即拥有监护权,继父母也可以成为继子女的第一监护人。同时,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需遵循婚姻法规定,禁止虐待或歧视。关于赡养费的问题,取决于继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军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包括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划分。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归个人所有。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根据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计算平均值后,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军人的住房补贴的分配比较复杂,既包含个人所有部分,也有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起诉方式。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书面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诉讼费用、受理规定和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