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应该是建立双方平等的情况下,现实社会讲究婚姻自由,但是也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实行骗婚。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那么,区别不道德婚姻还是诈骗犯罪,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判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婚姻法是怎么认定无效婚姻。我国《婚姻法》第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1)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2)重婚的;
(3)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当事人为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4)当事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婚后尚未治愈的。
所以说,到底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是骗婚呢?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一般的骗婚行为有以下几点:
1.婚前隐瞒疾病、精神病;
2.婚前隐瞒个人真实情况;
3.故意隐瞒婚史;
4.婚后携款失踪、离家出走;
5.婚后与他人同居,转移夫妻财产;
6.索取获得彩礼后,无共同生活;
7.以索要钱款为条件,进行婚姻登记;
8.索取巨额财物后,拒绝结婚等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方当事人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虚假身份证等证明材料,骗取了结婚证,其目的是为了骗取钱财,婚姻登记机关是在受欺骗的情况下作出的婚姻登记发证行为,虽然尽了审慎审查的义务,但因具有重大、明显的瑕疵,且显然不符合《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有关结婚登记的条件,应当确认该行政行为是无效的。
根据有关规定,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主要有行政主体进行认定和法院在行政诉讼中进行认定两种方式,现鉴于婚姻登记机关一般不受理此类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7条规定: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受骗方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结婚登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什么是骗婚如何认定怎么判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骗婚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诈骗,对于受害者来说可能会遭受钱财损失,给个人身心带来一定的伤害。法律上是严禁这种行为的,按照法律所规定的骗婚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严重的话被判刑,并且没收财产,这点大家要清楚。
婚姻无效的情形。根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且婚后尚未治愈的疾病以及未达到法定婚龄等情况下的婚姻无效。婚姻合法性是基本属性,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规定无效婚姻是防治违法婚姻的必要
婚姻效力的分类和无效的情形。婚姻效力包括有效、无效和可撤销三种类型,主要关注婚姻关系在法律上的后果。离婚是终止婚姻效力的方式,不应包括在婚姻效力的范畴内。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存在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等情形会导致婚姻无效,这些婚姻从一开始就没有法
无效婚姻的情形,包括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不宜结婚且未治愈的疾病以及未达到法定婚龄等情形。根据《婚姻法》规定,这些婚姻在法律上没有效力,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支持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
婚姻无效案件的审理程序及相关法律后果。在身份关系上,婚姻无效案件适用一审终审制度,但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方面当事人有权上诉。文章详细阐述了自始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在法律后果上的区别,并讨论了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以及婚姻无效后的经济赔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