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来说,两个除斥期间都有用,并没有哪个更准确的区别,第二个是最长除斥期间。
2、 债权人的撤销权在行使时,受到双重除斥期间的限制,第一个除斥期间表示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第二个是一个类似兜底的期间,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即:
① 债权人不知道撤销事由,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的第六年起债权人撤销权丧失。
② 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的期间超越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五年的期间,以这个五年的期间为限。
1、除斥期间,又称“预定期间”、“预备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除斥期间也是某种法律事实,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行使其权利,其权利即被除斥。例如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权。
2、除斥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的特征在于:(1)它是权利人依法可行使权利的期限,其本质是权利的存续期;(2)它是法律规定的不变期间,一般不发生期间中断、中止或延长问题;(3)其适用直接凭借法院职权,不取决于当事人诉讼主张;(4)其期间原则上自权利确立之日起算;(5)它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非胜诉权)且不限于请求权,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中国集体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包括全面履行义务、劳动条件和报酬标准、集体合同的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等方面。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合同规定,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集体合同的时间和空间效力规定了其适用的时间和地域范围。
撤销权是指债权人根据法律规定,有权解除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一年。即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所以抵押物失效的,抵押担保也失效。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最高额抵押权得除斥期间,但依照我国其它法律规范中关于除斥期间届满后,权利即消灭的规定,在除斥期间届满后抵押权人应无权要求抵押人承担担保责任。
第一种叫做主体无效。第二种是担保合同形式不当而无效。第三种是担保合同标的物不符合法律规定。如果以上述财产作为抵押担保合同的标的,则该合同无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担保法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性质属于除斥期间,不发生任何中止、中断或延长,只要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