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 > 父母卖给子女房产可低于市场价吗

父母卖给子女房产可低于市场价吗

时间:2024-10-08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613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的所有权人可以将房屋转让给其他人的,而转让的价格一般是按市场价格协商确定的,而父母可以将房屋赠与子女,那么父母卖给子女房产可不可以低于市场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父母卖给子女房产的价格是否可以低于市场价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父母卖给子女房屋时,房屋价格是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具体的买卖价值应该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应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1. 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 商品房基本状况;
  3. 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4. 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5. 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6. 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7. 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8. 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9. 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10. 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11. 解决争议的方法;
  12. 违约责任;
  13.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主体资格要求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主体双方为预售方和预购方。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对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当事人双方都有条件的限制和要求。

预售方的条件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规定,商品房预售合同的预售方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预售方必须是经过批准设立,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但是,如果不具备房地产开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之前,与他人订立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而在一审诉讼期间依法取得了房地产开发经营资格,则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2. 预售方必须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但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之前,预售方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但投入了一定的开发建设资金,进行了施工建设,并与他人订立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而在一审诉讼期间补办了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则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3. 预售方必须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投入的开发资金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预售方必须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4. 预售方必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但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之前,预售方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而在一审诉讼期间补办了商品房预售证明的,则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预购方的条件

理论上,预购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然而,根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规定,预售方向境外预售商品房的,应当提交允许向境外销售的批准文件。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的《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无当地户口的人购买城镇房屋,对于符合本地区房屋买卖法规定的,可以认定买卖有效。因此,无当地户口的人买卖本地城镇房屋将取决于当地政府制定的房屋买卖法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法中的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中关于没收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介绍了行政处罚的种类以及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没收的非法财物除销毁外,需按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处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拍卖款项需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商品是否可退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商品是否可退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类人购买的商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要求退货的,尤其是当购买的商品超出其智力和年龄相适应的范围时,其监护人可以提出退货要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狭义的无权代理的相关知识

  • 结核病患者的义务

    患者在面对结核病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义务。首先,患者应向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既往史、过敏史以及与易感结核病人接触的情况。其次,患者应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并且积极配合治疗过程中的要求,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同时,患者需向医务人员及时反

  • 故意伤害罪民事赔偿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对方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情节严重的,可以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可以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单位可以被判处罚金,并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 最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 在学校两个孩子打架怎么处理
  • 正规收据样本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