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有重大疾病可否监外执行
时间:2024-10-0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于犯罪分子来说是要受到法律制裁,但是有的时候因为特殊情况是可以监外执行的,那么患有重大疾病可以监外执行吗?关于这个问题,那么,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重大疾病是否适用监外执行
监外执行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可以暂时离开监狱执行刑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可以适用监外执行:
一、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如果罪犯患有严重疾病,需要在外接受医疗治疗,可以申请保外就医。具体适用保外就医的疾病范围包括:
- 严重传染病。
- 反复发作、无服刑能力的各种精神病,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但有严重暴力行为或倾向,对社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除外。
- 严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 严重消化系统疾病。
- 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如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免疫性肾病等。
- 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及损伤。
二、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的规定:
-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如果满足保外就医的条件,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 对于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 对于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罪犯,需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并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视居住作为拘捕的前置措施的法律问题
监视居住作为拘捕前置措施的法律问题。在实践中,一些侦查机关将监视居住作为临时性措施,用于在短时间难以获得逮捕和定罪证据的犯罪嫌疑人。但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应符合特定情况,不应作为拘捕前置措施。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需遵守规定,若无违规
-
犯罪抑郁症是否可以保外就医
犯罪分子若患有抑郁症是否能保外就医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如果不属于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是不能保外就医的。但若病情严重,可以通过特定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申请流程包括书面申请、医疗鉴定、审查审批等环节,并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和监督考察。
-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案件强制措施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案件强制措施的规定。文章指出逮捕由公安机关决定,与审判监督程序无关。对于再审案件,如果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由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监外执行、附条件不起诉以及公诉案件和解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公安机关和检
-
监外执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监外执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监外执行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采取的特殊行刑方式,基于特定原因使其暂时不在监狱内执行刑罚。适用对象仅限于有期徒刑犯,适用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等情况。监外执行的情况分为法院判决前
-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连续转化问题
-
假释保证人必须是亲属吗
-
服刑期监外劳动怎么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