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审查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提供伪证如何处理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提供伪证如何处理

时间:2024-12-30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093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提供伪证如何处理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做伪证的现象日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民事诉讼中伪证并不构成犯罪,处罚较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民事诉讼做伪证。随着伪证的增多,其后果也日益加重。那么民事诉讼做伪证后果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伪证行为及其构成要件

伪证在民事诉讼中指的是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故意制造和提供虚假的证据材料,或在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时故意提供虚假材料,以达到有利于自己或一方获得非法权益、免除应尽义务,或损害对方民事权益、加重对方义务的目的。伪证是与客观事实不符或相反的证据,而制造、提供伪证则构成一种诉讼违法行为。

伪证行为的构成要件

伪证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方面。主体要求有制造、提供伪证的人,主观要求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客体要求行为人实施了制造、提供伪证的行为,客观要求伪证行为妨碍了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只有当伪证行为的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方面都齐备时,才能构成伪证行为。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伪证行为。

民事诉讼中做伪证的危害后果

妨害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影响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伪证的出现会导致诉讼双方在质证过程中产生争议,法院为了查清事实可能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甚至进行额外的调查取证,从而增加诉讼成本,延长审理期限,浪费诉讼资源,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

侵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名誉和身心健康

伪证与客观事实不符,其突然出现会使对方当事人毫无心理准备,不得不疲于对伪证进行抗辩,导致心理上的气愤和受冤。如果伪证被法院采信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将侵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如果伪证内容涉及个人隐私,还可能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名誉。

损害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

司法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正义性和司法机关的权威性。如果因为法官的业务水平或工作疏忽导致伪证被采信而造成错误裁判,将使当事人对法律正义性和司法权威性产生怀疑,从而损害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

激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助长违法诉讼行为

伪证被采信导致法院的错误裁判,使无辜者丧失合法权益、承担不应有的义务,矛盾纠纷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激化和加深,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在实践中,由于民事案件处理不当而引发刑事案件的情况并不鲜见。同时,对于制造、提供伪证的一方来说,他们居然赢得了官司,这会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违法诉讼的恶性循环,最终损害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国家机关的权威。

民事诉讼做伪证的处理后果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行为人的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8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以下,拘留期限为十五日以下。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伪证者常常处以罚款、拘留的处罚,较少追究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关于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当当事人接到法院传票后选择不出庭参加案件审理,法院可采取缺席判决或撤诉措施,并由当事人承担相应后果。具体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第一百四十三条、一百四十四条和一百四十五条规定。

  • 刑讯逼供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刑讯逼供的定义、构成要件及相关法规。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采用残酷方式折磨被讯问人,以获取供述的刑事司法审讯方法。其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为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侵害的对象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根据刑法规定,犯刑讯逼供罪的将受到相

  • 申请调取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申请调取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包括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以及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如书证、物证、视听资

  • 故意毁坏财物罪情节严重的刑罚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刑罚标准。根据不同情节和数额大小,犯罪分子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对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文章还提到了福建省的具体数额标准作为参考。

  • 一审未分割财产多久再起诉的法律规定
  • 民事诉讼协议管辖条件
  • 被批捕后的法律程序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