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刑事案件是否可以庭后提供证据

刑事案件是否可以庭后提供证据

时间:2023-11-1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15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时,法庭辩论是审理的必要程序,法庭辩护时需要进行质证的,那么刑事案件可不可以庭后提供证据?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提供规则

依据我国法律,刑事案件审查过程中,证据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人和辩护人在庭审中应向法庭出示证据。公诉人和辩护人可以出示物证供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如果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在调查核实证据时,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等措施。

刑事证据的关联性规则

证据的相关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一、相关性是证据的客观属性。

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办案人员主观想象或强加的联系。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二、证据的相关性应具有实质性意义。

证据与案件的基本事实相关,主要涉及当事人是否犯罪、犯罪性质以及罪责的轻重等。与这些基本事实无关的证据被视为无相关性。在诉讼双方举证的情况下,注意所提问题和举证的相关性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利于防止纠缠细枝末节拖延诉讼,并有助于弄清案件的基本事实。

三、相关性的形式和渠道多种多样。

相关性的基本类型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必然关联和偶然关联、肯定性关联和否定性关联、单因素关联和重合关联等。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性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关联过于间接,相关性微弱,该证据可能被视为不具有相关性。

四、相关性的实质意义在于证明力。

相关性有助于证明案件事实。因此,对证据的相关性进行考察和分析的重点在于其证明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官判缓刑所需的批准程序

    法官判缓刑所需的批准程序。合议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审理刑事案件后,会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评议,并分别作出有罪、无罪或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在缓刑判决时,最终判决由合议庭做出。

  • 刑事案件二次侦查缺乏新证据的处理方式

    刑事案件二次侦查过程中缺乏新证据的处理方式,包括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撤诉、补充侦查的相关程序和规定,以及刑事证据的分类。在二次侦查中,如果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补充侦查是在原有侦查基础上的进一步调查和补充证据的活动,分为不同阶段

  • 刑事案件上二审的流程

    刑事案件二审的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以及评议、判决和宣判等环节。开庭时,审判长会宣布案由、组成人员名单等,并告知当事人权利。法庭调查是二审的核心,会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法庭辩论阶段,辩护人有权进行辩护。最后,合议

  •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包括证据的种类、证人证言的重要性及其要求、保障证人安全的规定、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以及证据收集、调取、调查和核实的程序。强调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保障证人安全,并重视多种证据的综合运用。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对书证和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 没有合作协议怎么起诉诈骗
  • 刑事案件法庭自我辩护是怎样的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