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接到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抄送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后,要审查的内容包括是否属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是否属于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等。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六百三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接到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抄送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后,应当及时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属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二)是否属于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
(三)是否属于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四)是否属于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五)是否属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
(六)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第五款的规定;
(七)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执行。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214条作了明确规定,除了上述情形外,还有其他两种可申请监外执行的情形:
1、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
2、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复议申请适用范围包括驳回申请回避、没收保证金决定、不予立案决定等的相关人员。复核申请适用于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刑事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申请刑事复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提出,而刑事复核必须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