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公诉案件后应在二个月内宣判,最晚不得超过三个月。然而,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延长三个月。如果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延长,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对于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审理期限应从案件移交至改变后的人民法院之日起计算。
对于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当补充侦查完毕并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应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有权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然而,本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对于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如果被告人被羁押,适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如果被告人未被羁押,则应在受理后六个月内宣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受理后二十日内审结。然而,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案件,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我国法律中关于怀孕妇女在刑事判决中的特殊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时,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不被判处死刑。但暂予监外执行需符合一定条件,且对于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适用。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外国人犯罪的管辖权现由基层人民法院行使。涉及外国人犯罪的批捕、辩护、刑事责任及审理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审理涉外刑事案件的结果需要及时通报当地外事部门。
法院刑事移送的管辖程序。首先,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重大、复杂的刑事案件时,应在审理期限届满前报请院长决定,将案件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中级人民法院应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基层人民法院和同级人民检察院。如果同意移送,基层法院需通知相关方并退回
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问题。级别管辖主要依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案件的涉及面和影响的大小以及各级人民法院的地位和工作负担来划分。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管辖不同的刑事案件,以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合法和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