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刑事案件鉴定是否算审限

刑事案件鉴定是否算审限

时间:2024-08-2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648
【刑事案件鉴定是否算审限吗吗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在对刑事案件作出一审审理的时候,由于涉及到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问题,因此会法律中规定的审理期限不同。当然,具体审理的过程当中,有的可能是适用普通程序,有的则采取的是简易程序,这些都会造成审限的不同。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刑事案件鉴定是否计入审限的问题

根据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不包括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时间。然而,在法院审判阶段,可能面临着很多需要鉴定的事项,例如,侦查阶段的鉴定结论出现重大瑕疵时可能需要重新鉴定,以及涉及到附带民事诉讼时,被害人可能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这些鉴定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审理期限。

重新鉴定的期限

根据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申请重新鉴定,只有一个月的期限。但对其他鉴定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

鉴定时间超过期限的影响

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鉴定的时间一般都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这给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鉴定占去了审理期限的一半时间,使得审判人员无法将更多精力放在研究案件上,导致案件处理不够细致。特别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附带民事调解工作。故意伤害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如果附带民事调解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这就需要审判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调解上。然而,在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大部分被害人都会提出伤残鉴定。如果伤残鉴定时间也计入审理期限,法官进行调解的时间就更少了,这不利于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

缺乏明确的鉴定期限规定

目前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被害人提起伤残鉴定的期限。在审判实践中,有些被害人在案件审理期限快要到期时才申请伤残鉴定。这对刑事审判法官来说,不利于案件的协调处理,也不利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鉴定的重要性和难度

刑事案件中的鉴定直接关系到定罪的准确性和量刑的公正性。鉴定属于科学技术范畴,需要依赖专业知识。法院很难掌控鉴定时间,也不能要求鉴定机构在过短的时间内提出鉴定意见。

延期审理是否计入审限的问题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某种法定事由导致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

延期审理原则上计入审限,但并非所有延期审理都计入审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以下情形不计入审限:

  1. 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2. 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
  3. 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4. 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5. 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6. 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7.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8. 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9. 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10. 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11. 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12. 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范围。此类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旨在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其优势在于同时解决刑事和民事赔偿问题,节省诉讼成本。此类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并由同一法庭审理。在刑事案件尚未审判前,法

  • 各级法院的管辖权是什么

    各级法院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审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法院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覆盖全省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法院则负责全国范围。此外,上级法院在必要时可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且案件通常由犯罪地法

  • 再审的定义和程序

    再审的定义和程序,再审是对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再审可以由本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对于刑事案件再审是否开庭审理取决于具体情况,某些再审案件需开庭审理如第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等,而其他一些情况可以不进行开庭审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详细阐述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还明确了虚假恐怖信息的定义。对于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应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

  • 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期限需要多少时间
  •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