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当事人的报案受理后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立案决定的情况,当事人有权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或者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并经过人民检察院的审查。
一旦当事人或者行政执法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未超过规定期限,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在七日内提供书面说明逾期不作出是否立案决定的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如果公安机关在七日内不提供理由或者不作出决定,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纠正意见。
如果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撤销案件的程序为:公安机关应当将撤销案件报经上级领导审查批准,并撰写撤销案件报告。在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中,对于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可以决定撤销案件。对于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公安机关对于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当写出“撤销案件通知书”,并报送检察机关。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