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志愿者可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吗

志愿者可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吗

时间:2023-10-24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69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分子需要进行社区矫正服务的,由司法行政部门安排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是比较多的,那么志愿者可不可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相关规定,我国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也可以组成社区矫正小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根据该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并负责实施相应的矫正方案。

根据需要,矫正小组可以由司法所、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就读学校的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对于女性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小组中应有女性成员。

社区矫正期间的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相关规定,服从监督,接受教育,并按规定参加公益劳动。

1. 向司法所报告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应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如果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或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的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应及时报告。

对于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并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2. 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的规定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场所,社区矫正人员如确需进入,应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3.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的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如果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应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4. 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的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如果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应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在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5. 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的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应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以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每月参加教育学习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每月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展开事故监督的情形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 检察院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复议申请适用范围包括驳回申请回避、没收保证金决定、不予立案决定等的相关人员。复核申请适用于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刑事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申请刑事复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提出,而刑事复核必须为书面形式。

  • 刑事证人制度的三个论点
  • 管制与拘役的区别有哪些
  • 刑罚中的管制是指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