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辩护 > 刑事犯罪认定对证据的要求是如何的

刑事犯罪认定对证据的要求是如何的

时间:2025-02-04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000
【刑事犯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在治安稳定,法律健全的当今社会,大多数的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周围也难免偶尔会发生一些涉及到刑事诉讼的事件。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刑事犯罪认定对证据的要求

人民检察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办案活动中认定案件事实,应当以证据为根据。

公诉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指控犯罪时,应当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并运用证据加以证明。

人民检察院的公正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对被告人有罪、罪重、罪轻的证据都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

证据的审查认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证据的审查认定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是否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证据的确实、充分要求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或者提起公诉的案件,证据应当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 (一)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 (二)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 (三) 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的使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材料,应当以该机关的名义移送,经人民检察院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经人民检察院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对于有关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涉案人员供述或者相关人员的证言、陈述,应当重新收集;确有证据证实涉案人员或者相关人员因路途遥远、死亡、失踪或者丧失作证能力,无法重新收集,但供述、证言或者陈述的来源、收集程序合法,并有其他证据相印证,经人民检察院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查处行政违法、违纪案件的组织属于本条规定的行政机关。

非法证据的排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依法排除,不得作为报请逮捕、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移送审查起诉以及提起公诉的依据。

刑讯逼供是指使用肉刑或者变相使用肉刑,使犯罪嫌疑人在肉体或者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者痛苦以逼取供述的行为。

其他非法方法是指违法程度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强迫程度与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威胁相当而迫使其违背意愿供述的方法。

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证据的排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要求侦查机关补正或者作出书面解释;不能补正或者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对侦查机关的补正或者解释,人民检察院应当予以审查。经侦查机关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作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的依据。

本条第一款中的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是指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为明显违法或者情节严重,可能对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公正性造成严重损害;补正是指对取证程序上的非实质性瑕疵进行补救;合理解释是指对取证程序的瑕疵作出符合常理及逻辑的解释。

非法取证行为的排除后果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发现存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非法取证行为,依法对该证据予以排除后,其他证据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不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已经移送审查起诉的,可以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或者作出不起诉决定。

非法取证行为的调查核实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人民检察院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报案、控告、举报侦查人员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并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等材料或者线索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对于根据现有材料无法证明证据收集合法性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接到对侦查人员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报案、控告、举报的,可以直接进行调查核实,也可以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核实。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核实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将调查结果报告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决定调查核实的,应当及时通知办案机关。

非法取证行为的调查方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非法取证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 讯问犯罪嫌疑人;
  • 询问办案人员;
  • 询问在场人员及证人;
  • 听取辩护律师意见;
  • 调取讯问笔录、讯问录音、录像;
  • 调取、查询犯罪嫌疑人出入看守所的身体检查记录及相关材料;
  • 进行伤情、病情检查或者鉴定;
  • 其他调查核实方式。

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调查完毕后,应当制作调查报告,根据查明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检察长决定后依法处理。

办案人员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中经调查核实依法排除非法证据的,应当在调查报告中予以说明。被排除的非法证据应当随案移送。

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向被调查人所在机关提出纠正意见。对于需要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应当提出明确要求。

经审查,认为非法取证行为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移送立案侦查。

要求侦查机关说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书面要求侦查机关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说明。说明应当加盖单位公章,并由侦查人员签名。

调取公安机关讯问录音、录像的审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存在一定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可以调取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录音、录像,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侦查部门移送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时,应当将讯问录音、录像连同案卷材料一并移送审查。

移送公诉案件的讯问录音、录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提起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审前供述系非法取得,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将讯问录音、录像连同案卷材料一并移送人民法院。

法庭审理中的讯问录音、录像的使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或者辩护人对讯问活动合法性提出异议,公诉人可以要求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必要时,公诉人可以提请法庭当庭播放相关时段的讯问录音、录像,对有关异议或者事实进行质证。

需要播放的讯问录音、录像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含有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的,公诉人应当建议在法庭组成人员、公诉人、侦查人员、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范围内播放。因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其他犯罪线索等内容,人民检察院对讯问录音、录像的相关内容作技术处理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作出说明。

特定案件中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保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人民检察院请求保护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审查,对于确实存在人身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人民检察院发现存在上述情形的,可以主动采取保护措施。

人民检察院可以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 (一) 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 (二) 建议法庭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 (三) 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 (四) 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 (五) 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不公开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可以在起诉书、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中使用化名代替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但是应当另行书面说明使用化名的情况并标明密级。

人民检察院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合。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或者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情节轻微的,予以批评教育、训诫。

证人费用的补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证人在人民检察院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人民检察院应当给予补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管辖地,以及针对犯罪地的定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审判人员的回避制度、被告人的辩护与代理资格,以及审判人员和法院工作人员的亲属在担任辩护方面所受到的限制。

  •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范围、时间限制及刑事案件的律师收费标准。犯罪嫌疑人可委托一至两名律师担任辩护人,且需及时通知办案司法机关。不得担任辩护人的人员包括被宣告缓刑和刑罚未执行完毕者、现职人员等。律师费用需与律师

  • 什么叫刑事辩护,概念是什么

    刑事辩护的概念及策略。刑事辩护是通过法律手段为被告提供有利证据与理由,对控告进行反驳与辩解,旨在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当事人都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辩护是司法体制的关键环节,植根于尊重人类尊严的理念,明确在依法判定有罪前,被告人应

  • 如何做好刑事辩护

    如何做好刑事辩护。首先,从不符合犯罪构成的抗辩、阻断违法性的抗辩和情节辩护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刑事辩护的方法。其次,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规定,以及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自行辩护的相关规定和特定人

  • 亭湖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多少钱
  • 探索刑事辩护律师的权益?
  • 律师辩护费要多少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