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和理由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陈述的顺序为先患方,后医疗机构。3.2 专家提问和当事人回答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提问。3.3 双方当事人退场
在双方当事人完成上述程序后,会告知双方当事人退场。医学会将在约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并告知领取的时间。3.4 专家讨论和鉴定结论形成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经过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索赔申请书作为民事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手段之一,是当事人和医院就医疗纠纷进行的书面协商。如果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协议),则对双方具有法律效力。
针对不同情况,索赔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 患者健在的申请人:
申请人应当是患者本人,须出具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 患者无行为能力的申请人:
申请人应当是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需出具患者本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患者的委托代理书(要亲笔签字或按手印/章)。
3. 患者死亡的申请人:
申请人应当是死亡患者的近亲属,需出具与患者近亲属关系的证明,如户口本或居家委会/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
对于医疗机构提出索赔申请的情况:
应当出具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发的申请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经办人授权委托书,法人及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患者住院病历首页复印件。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要求。鉴定涉及专家选择,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需回避某些情形,如当事人身份及利害关系等。书面陈述意见需向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描述及相关细节。鉴定流程包括申请鉴定、缴纳费用、提交材料、专家选择等步骤。专家讨论后出具医鉴结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