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时间。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所谓的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是指存在客观条件和可能性,无论当事人是否实际知道,都被推定为知道权利受害或侵害的时间点,从此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期限。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该规定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将诉讼时效期限延长至三年。
此外,《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了以下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1)要求赔偿身体伤害的;(2)未声明质量不合格的出售商品;(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综上所述,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计算起点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时间。以上是对该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然而,根据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单位应责令关闭,并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同时处以罚款。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启动次序、委托形式、程序和证据形式上存在差异。首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先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进行,只有经过技术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才能进行司法鉴定。其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范围有限,只能委托当地医学会或省级医学会
医疗事故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后,有人故意丢失、篡改、隐藏、伪造、销毁病案和相关资料,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或者医务人员因极端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且情节恶劣构成犯罪;或者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后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秩序,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赔偿纠纷可通过和解、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和解应遵循法律规定,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医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