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如果希望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需要提出书面申请。该申请应提交给市卫生监督所的医疗机构监督科。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相关事实、具体请求和理由。
当事人在得知或应当知道自己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并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天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符合相关法规的申请将被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在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给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符合相关法规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并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并申请再次鉴定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至7日内将申请交由省医学会组织进行再次鉴定。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和解、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但我国尚未建立医事仲裁体系。和解和调解都存在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如一方反悔并起诉,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对于民事诉讼,一审非常重要,因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程序及结果分类。首先介绍了书面申请、申请期限、受理、审查和受理决定等医疗事故处理步骤。接着阐述了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结果分类,包括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等。全文旨在帮助公众了解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相关流程和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