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时间:2025-07-2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2897
在医院检查治疗疾病的时候,由于医院诊断失误的关系,患者是直接治疗错误了疾病。由于医院诊断失误的关系,患者也承受着许多的折磨,身体也在这次误诊的过程中而变得非常的不健康等等,最后痛苦不已。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你可以看一看。

1. 问诊的过错

医疗上对病史询问有严格的规定,包括病因及诱因、主要症状及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相关的阴性症状、体征、以前的诊治经过、病情的发展过程及有鉴别意义的其他阴性症状、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婚育史等。如果没有按医学教材《诊断学》全面、仔细问诊,遗漏重要病历、症状,就是违反问诊义务,可认定有过错。

2. 检查的过错

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检查的过错分为实施检查的过错和未实施检查的过错。

实施检查的过错包括四种情形:一是实施了不必要的检查;二是应实施检查但选择错误或检查不充分而迟于准确诊断;三是在实施检查过程中操作错误而致患者器官受损;四是研究检查结果有错误。

未实施检查的过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医师未依当时的医疗水准实施相当的检查;二是怠于适切相当之检查。

2.1 体格检查的过错

是否按照《病历编写手册》、医学教材《诊断学》的要求,全面查体及有针对性地进行专科查体。

2.2 辅助检查的过错

是否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得到的初步判断来给予针对性的检查。对价格昂贵的检查、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检查是否取得了患者的同意。

2.3 鉴别诊断的过错

临床上的病情表现常常不像教科书所描述的那样典型,同时许多疾病有相同或相近的临床表现,因此要做出一个明确的诊断,必须将具有相同或相近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予以排除,即鉴别诊断。如果对具有相同或相近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没有做充分的鉴别诊断,出现误诊,可以认定为有过错。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治疗失误的过错

1. 治疗方法选择的过错

每种疾病常常具有多种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医生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医生应尽可能选择最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方案。一般而言医生掌握治疗的主动权,治疗方案应以医生的意见为主。但对于一种疾病存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存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案时,应对各种治疗方法、治疗方案的适应症、优缺点进行告知,说明医生选择某种治疗方法的理由,但是否治疗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决定权应属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手术或者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费用昂贵的、实验性的治疗应充分告知并取得患者书面同意,紧急情况除外。

2. 治疗时机选择的过错

重危患者到院是否及时治疗,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实施。

3. 用药的过错

违背用药原则或禁忌证;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使患者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中毒死亡或发生其他中毒后遗症;药量不足,不能达到医疗效果;用错药物;遗漏药物过敏史而使用患者过敏的药物;药物过敏抢救不当。

4. 手术的过错

术前判断的过错:手术进行与否、手术方案的选择、手术时期的判断不当。

手术进行中的过错:手术部位选择错误;手术操作不当,损伤或误切组织、器官;擅自更改手术方案、扩大手术范围;不认真执行器械物品计数核对制度,异物遗留在手术腔内。

术后管理的过错:术后观察不认真,未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现病情变化,未做及时处理。对术后早期并发症认识失误,延误抢救时机。

5. 麻醉的过错

麻醉时机、方法、药物选择不当。

麻醉及手术操作不当:插管误入食道或一侧支气管;硬膜外管置入蛛网膜下腔未发现;大量局麻醉注入血管;浅麻醉下眼心反射、胆心反射等;空气栓塞,骨科手术中的脂肪栓塞,肺栓塞。

麻醉管理不当:麻醉药、肌松药用后通气不足,气管导管扭折,分泌物堵塞或接头脱落,舌后坠,呕吐物未及时管理;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或辅助用药导致呼吸抑制未及时处理;大出血病人未及时补充血容量,或心功障碍病人输液过多、过快致心衰、肺水肿;术后拔管过早或肌松药未完全消失、再箭毒化致呼吸抑制、通气不足;并存疾病未发现致处理失误;缺O2、CO2蓄积引起神经反射致呼吸循环紊乱;全麻因改变体位致循环功能紊乱或气管插管脱出。

6. 输血的过错

由于验血送血等环节疏忽,给患者输入了血型不合的血。输入有污染的血。输入有传染病源的血液。

7. 放射线治疗的过错

放射线治疗适应性选择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放射线剂量过大造成灼伤等。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病情观察、护理和医务人员的故意

1. 病情观察的过错

对病情的变化是否仔细全面观察了解;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诊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护理的过错

用错药、盲目执行错误医嘱、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不仔细观察病情。

3. 医务人员的故意

民事责任注重对受害人的补偿,因此民法中对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并不十分注重。立法和学理上经常以过失举轻以明重,因过失即可负责的情况下故意更应承担责任。因此,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过错不仅是指过失,也包括故意。

医务人员因个人目的而故意加害患者,如果利用了其医务人员的身份、或者利用进行医疗行为之便等,这些外在特征都可以表明该行为是职务行为。在医务人员的职务行为故意造成侵害的情况下,患者仍然可以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常见的医疗故意有:医院私自生产、配制未经国家专门检验批准的药物,给患者造成损害的;故意购买不合格或废旧的医疗器械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因患者无钱医院不予收治抢救,造成急症患者死亡、残废等严重后果的;利用医疗技术和自己从事医疗行为的便利对与自己曾有纠纷、不满的患者进行报复,故意侵害患者身体的;为经济利益采取本不应进行的医疗行为,而该医疗行为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明知不立即采取措施会造成严重后果,仍不采取措施放任结果发生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注意事项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相关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协商的前提条件和合法协商的条件,包括医患双方需有协商意愿和达成一致意见等。同时,文章还指出了无效的协商协议的情况以及双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协商条款。最后,文章介绍了保证协商协议合法有效的途径,如公证和律师见证等

  •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和解、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但我国尚未建立医事仲裁体系。和解和调解都存在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如一方反悔并起诉,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对于民事诉讼,一审非常重要,因

  • 医院漏诊应承担多少责任?

    医院漏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医疗过错包括漏诊,只有当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损害后果,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时,才构成医疗事故。若漏诊未造成损害,则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需经过医学会组织的鉴定。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过错造成的损害,患者可根据相关司法

  •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
  • 医疗过错行为中的漏诊误诊问题及其法律处理
  • 广东工伤鉴定等级赔偿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