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老年人可以根据一定条件申请医疗救助。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享受相关医疗救助措施: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对于这类人员,医疗救助的方式有两种:
(1)对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给予补贴。
(2)对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可以给予补助。
申请医疗救助的人员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和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进行审批。
特困供养人员也可以享受医疗救助。这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除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还可以规定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财社〔2013〕217号)的规定,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包括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其他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经济困难群众。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救助方式主要包括两种:
一方面,资助救助对象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以帮助困难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对于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商业保险等补偿后,救助对象仍难以负担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以给予补助。
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个人自负医疗费用,也可以直接给予救助。
救助方式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也会兼顾门诊救助。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包括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的待遇。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应的报销比例,同时说明了工伤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的报销范围。
医疗纠纷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病历的定义和内容,患者常见的错误做法以及医师伪造篡改病历的可能性。文章还强调了错误对待病历的不利后果以及病历被篡改后的证据价值,并介绍了医学会对病历真伪的鉴定及外地司法鉴定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