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突发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时,患者的家属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并在对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存在异议时,可以申请进行技术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当患者死亡后,如果医患双方当事人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必须经过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进行尸检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承担进行尸检的义务。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如果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如果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相关事实、具体请求和理由等。
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的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如果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如果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受理机构为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接到医疗机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的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的界限。包括与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医疗技术事故、重大责任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正确划清这些界限对于减少医疗事故、化解矛盾、维护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