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突发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时,患者的家属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并在对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存在异议时,可以申请进行技术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当患者死亡后,如果医患双方当事人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必须经过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进行尸检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承担进行尸检的义务。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如果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如果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相关事实、具体请求和理由等。
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的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如果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如果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受理机构为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接到医疗机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的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的界限。包括与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医疗技术事故、重大责任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正确划清这些界限对于减少医疗事故、化解矛盾、维护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