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医疗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非法行医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触犯刑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应承担民事责任。因非法行医的行为人不具备订立医疗合同的民事主体资格,这种民事责任的性质不应理解为违约责任,而应理解为侵权责任,可依照侵权行为法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归责原则:医疗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为了考虑到举证的难易,同时也为了让因过错的医疗行为而遭受侵害的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赔偿机会,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存在过失、医疗行为是否符合医疗常规、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应由医疗机构负举证责任。
3、损害事实:医疗侵权行为造成了患者的人身损害,如致死、致残或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机体组织损伤等。
4、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所受的损伤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于医疗行为本身具有损害性特点,患者本身既存的病理性改变可能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现存的损害后果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所谓的多因一果。在分析过错的医疗行为与既存疾病在损害后果的作用力时,不能忽视患者原有疾病对损害后果作用力。在多因一果的损害赔偿之诉中,判断原因事实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借鉴日本法医学家渡边富雄与其他学者采用的损伤参与度。损伤参与度是指损伤、既存疾病与现存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采用定量比例制的方法来判断、确定责任的划分与承担。
医疗垃圾处理的协议书内容。甲方医院因缺乏处理医疗垃圾的经验与资质,委托乙方代为处理医疗垃圾,并规定了费用支付、通知与收集、垃圾分类、检查与指导、禁止乱倒垃圾等方面的内容。合同有效期X年,合同到期后未提出异议或重新签订协议,视为同意协议延续。
医疗技术合作协议书的详细内容,包括技能协议、技能成果、技能合作费用、延期处理、样品交付及其他事宜。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协作出资与入股的区别,并介绍了医师技能入股的概念和流程。该协议旨在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和责任,确保医疗技术合作的顺利进行。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