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音乐知识产权如何认定

音乐知识产权如何认定

时间:2024-10-28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272
在现代社会当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被逐渐满足以及伴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趋向于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以及放松, 而自古以来这方面音乐都是极为擅长的,那么音乐知识产权如何认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音乐知识产权的认定方式

音乐著作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财产权利主要包括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复制权、广播权、网络传输权等,精神权利包括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自动取得音乐版权

在中国,根据著作权法规定,音乐版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取得: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自动取得是指作品完成后自动具备版权。作品完成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创作的对象满足法定的作品构成条件,即可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在制作录音录像制品时,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如果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还需要获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但是,如果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仍需按规定支付报酬。另外,如果著作权人声明不允许使用,那么录音录像制作者就不能使用。

音乐著作权归属的确定方法

音乐作品是受著作权保护的一种重要作品,涉及到曲作者、词作者、演唱者、音乐制作人、音乐改编者、配乐者、演奏者、歌曲译配者、音乐作者的继承人以及其他合法方式取得音乐著作权的人,还包括音乐出版者、录音者等。因此,音乐版权是一个复杂的版权集合。

音乐制作人、音乐出版者、录音者可以通过受让或授权方式取得全部的版权。他们可以与曲作者、词作者、演唱者、音乐改编者、配乐者、演奏者、歌曲译配者签订一系列文件,使音乐作品成为一个完整的权利整体,即音乐作品版权。如果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音乐版权整体,那么音乐作品的版权将由曲作者、词作者、音乐改编者、音乐出版者、录音者等参与音乐创作过程的个体分别行使各自的部分权利。例如,曲作者仅享有谱曲的著作权,词作者享有文字作品的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任何以印刷出版、录音发行、公开演奏演唱、公开放送录音、广播、编配和音像混成的方式使用音乐作品,都需要获得音乐著作权人的许可。音乐著作权人有权授权他人使用其音乐作品并获得报酬。当然,他们也有权禁止他人使用其音乐作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纠纷案件的管辖

    专利纠纷、商标民事纠纷、著作权民事纠纷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不同案件的管辖由不同层级的人民法院负责,且最高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标准进行了调整。高级法院负责大标的额案件,而中级和基层法院则负责较小标的额案件。

  • 小说版权登记流程及时限

    小说版权登记的流程及时限,包括登记程序和办理时间。文章还明确了版权登记与注册的区别,介绍了我国修改的《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数字化形式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否可以转让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 法律上如何判定剽窃行为

    法律上判定剽窃行为的两个标准。首先,需判断被剽窃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需具备独创性和表现形式。其次,需判断剽窃行为是否超出“适当引用”的范围,超出则认定为侵权。适当引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引用字数和被引用作品的比例限制。

  • 关于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认定及侵权行为
  • 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考量
  • 什么情况不会侵犯著作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