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 > 关于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认定及侵权行为

关于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认定及侵权行为

时间:2025-05-24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7732
目前在我国,摄影作品侵权行为较为普遍和泛滥。不少企业或个人在未经作品所有权人同意或未付费即将他人作品使用于产品外包装、图书、宣传册、展览、网站、微博等。那么,关于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如何认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认定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的规定,摄影作品即电子照片受到法律保护。摄影作品是指通过使用器械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摄影作品的认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首先,具有独创性;其次,是由人使用器械创作,与绘画不同,并排除了非人为因素;最后,是对客观物体的表达,而非客观物体本身。

二、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权利

1. 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例如在摄影杂志上刊发摄影作品。2. 署名权:作者有权在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通过行使署名权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作者也可以选择署上艺名或笔名,或者在一定条件下自愿选择不署名。3. 修改权:作者有权自行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例如摄影师对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适当的剪裁。一般情况下,图片编辑对投稿图片进行划痕修复、微调色彩亮度、适度剪切以满足排版需要,不构成对作品修改权的侵犯。4. 保护作品完整权:作者有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对于图片而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对图片进行剪切或变形处理,不得添加或删除图片中的影像,也不得改变图片的色彩等。在图片作品著作权中,财产权主要包括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使用权是指作者或著作权人可以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播放、改编、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图片。获得报酬权是指图片著作权人通过各种方式使用图片,获得物质和经济上的回报。以上权利均为我国著作权法所确认。

三、图片侵权的界定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行为可以认定为图片侵权: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2.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3.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 剽窃他人作品;6.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除非本法另有规定);7.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8.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出租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等(除非本法另有规定)。以上是根据法律规定来界定图片侵权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著作权侵权权利纠纷管辖问题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的管辖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案例分析涉及四海电视公司诉重庆五湖媒体等侵犯其著作权案,法院认定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所在地为侵权行为地

  • 关于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认定及侵权行为

    电子照片的知识产权认定、权利及图片侵权的界定。电子照片作为摄影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图片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发表、篡改、剽窃作品等。

  •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适用法律确定方法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适用法律的确定方法。包括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协议选择适用法院地法律、合同规定以及适用其他相关法律。这些方法为保护知识产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在跨国知识产权纠纷中能够依据法律准确判断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与传统侵权的区别

    网络侵权与传统侵权的区别。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存在困难,因为网络证据难以认定且侵权主体复杂隐密。此外,网络侵权的后果宽域快速,司法管辖面临难题,受害人自我救济无力。尽管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与传统侵权行为本质相同,但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性质使得

  • 网络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
  • 商标注册超过五年是否可撤销?
  • 使用未注册商标是否构成侵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