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雕塑是否有著作权

雕塑是否有著作权

时间:2024-08-29 浏览:9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423
一些人也会创造自己的雕塑作品,雕塑跟美术作品相比热度是比较低,但某些雕塑作品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有些人发现自己制作的雕塑作品,被某些公司作为招牌在招揽顾客,认为对方侵权了。雕塑是否有著作权?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雕塑的著作权保护范围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著作权保护。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是雕塑作品所属的著作权保护范围:

1. 文字作品

文字作品是指以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作品。

2. 口述作品

口述作品是指通过口头表达方式创作的作品。

3.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包括各种表演艺术形式。

4. 美术、建筑作品

美术作品指以线条、色彩或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等。

5. 摄影作品

摄影作品是指通过摄影技术创作的作品。

6.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借助适当的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

7. 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包括各种工程设计图纸、产品设计图纸、地图、示意图等。

8.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表达的一系列指令和规则。

9.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是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具有著作权保护的其他作品形式。

10.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包括故事、传说、寓言、编年史、神话、叙事诗、舞蹈、音乐、造型艺术、建筑艺术等,其特点是世代相传,往往没有固定化的有形载体和明确的作者。

根据以上规定,雕塑作品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是指根据著作权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通过国家强制力使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不法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以弥补和补偿侵权造成的损害。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形式包括:

1. 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是指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判令侵权行为人立即停止侵犯著作权的不法行为。

2. 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是指侵权行为造成的影响范围,权利人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消除该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或在报刊上登载致歉声明等形式,范围应与侵权行为的情节相适应。通常情况下,消除影响与赔礼道歉可以合并使用。

3. 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主要适用于对著作财产权的侵犯。如果其他民事责任形式无法平复权利人受到的损害和制裁不法行为人,也可以适用赔偿的民事责任形式。赔偿的范围一般以权利人实际受到的损失为准,不法行为人应当全部赔偿。在无法计算权利人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侵权人的不法获利作为赔偿金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中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根据具体案情确定赔偿义务机关。通知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但判决被告无罪,赔偿义务机关为批准逮捕的检察机关。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家赔偿的项目,包括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和财产权等方面的赔

  • 违禁物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保护

    违禁物品在著作权法下的保护情况。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违禁物品也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但一些作品如时事新闻、法律、法规等不享有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的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其中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外国人和国家都可以是著作权人。特殊情况下的作品著作

  •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滞纳金作为行政处罚措施的法律性质,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手段。行政强制执行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滞纳金属于间接强制执行的一种形式。直接执行可能会对公民人身自由和财产权造成侵害,因此必须慎重使用。间接强制执行包括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形式。滞纳金具有强制

  • 拍卖委托主体
  • 非法拘禁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区别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