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权利,而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两者有重叠之处,但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属于其范畴之内。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复制、发行
2025-04-21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是指要求行为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和公开赔礼道歉主要适用于对著作人身权的损害,范围与侵权影响相一致。赔偿损失主要适用于对著作财产权的侵犯,赔偿范围一般以权利人实际损
2024-10-16
停止侵害,是指行为人正在实施著作权侵权行为,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判令行为人立即停止其不法行为。主要适用于对著作财产权的侵犯。但对著作人身权的损害,适用其他民事责任形式不足以平复权利人损害与制裁不法行为人的,也可以适用赔偿的民事责任形式。
2024-08-29
知识产权权利人指我国法律中规定的商标注册人、专利权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商标权、专利权的取得基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授予,权利主体的确认相对简单,仅需提供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确权证明即可。按照内容组成,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
2024-08-24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一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力、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
2024-05-06
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均会有选择性地与一些较大的新闻机构或图片社(公司)签订供稿、供图协议,以充实丰富自身媒体版面内容。媒体转载他人享有著作财产权的作品,权利人大多可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得知,因此,传统纸媒转载他人作品的,应尽量不要向自己的网站传稿,在电子版传
2024-01-03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法定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虽然各个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有不同的观点,但一般而言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与邻接权,同时还包括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以及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从知识产权的内容来看
2023-08-28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法律所规定的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内,著作权利人的一切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才是可以受到我国的著作权法的保护的,所以在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内,遇到了他人侵害自己的著作权的情况的,是要及时的行使自己的合法的权益的。
2023-07-03
著权登记工作是为贯彻著作权法的实施,适应著作权人和有关权利人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这些工作在明确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绘画作品完成之后,作者可以获得相应的著作权,这些著作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随意的侵犯,著作权既包括著作财产权,也包
2023-05-18
对于著作权转让收入超过四千的,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标准统一征收个税。个人转让著作权,双方要签订转让合同,规范各自权利义务。我国的个人著作权转让是近年来常见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著作权利人的著作权中的各种财产权,即可以一并转让,也是可以分别进行转让的,一般
2023-04-24
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有偿或无偿地移交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作品的著作财产权自权利人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即成为该作品的著作权人,从而导致著作权主体的变更。个人转让著作权一般是不需要收取增值税的,这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需
2023-04-10
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于作者,也符合我国著作权法所确立的“保护作者权益”原则。其实无论是我国的职务作品,还是我国的非职务作品,作品的著作权利人都是需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的著作权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行使自己的著作人身权以及著作财产权的,如果是遇到了侵害自己的著作
2023-02-20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要认识到,著作权转让的是财产权,不包括人身权。作品的著作财产权自权利人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即成为该作品的著作权人,从而导致著作权主体的变更。个人著作权转让是免征营业税的,著作权所转让的对象是著作财产权,因为著作财产权属于财产性权利,
2023-01-10
第四十九条 为保护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著作权法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为作者。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是指能够给著作权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权利。
2022-04-22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的一般侵权行为有11种:。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行为。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