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区别是什么

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4-09-29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444
我们都知道尽管我国拥有长达5000年的璀璨文化但是在现代文化产业并不是太发达, 同时只要出现了非常不错的作品就会有许多的创作者进行模仿和学习, 而同时也存在着拥有修改权的人进行修改,那么如何区分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 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区别

一、理论层面的区分

(一) 保护客体

修改权并非是保护作品的内容、表达和思想不受改变的权利,而是保护著作权人的创作自由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歪曲和篡改都是具有贬义之意的词汇,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其均曲解了著作权人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思想。因此可以看出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保护著作权人的思想与其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的同一性,排除他人对作品进行改动从而使得读者对作品以及著作权人思想观点产生曲解。

(二) 权利内容

修改权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著作权人自己对作品进行修改。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可以任意进行修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著作权人修改自己作品的权利应当以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为限。其次是授权他人对作品进行修改。但他人行使修改权必须依照著作权人的要求进行,不得违背著作权人的意志。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内容包括作品不被歪曲、篡改。我国虽然未在法律中明确指出歪曲、篡改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才能造成对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犯,但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以损害著作权人声誉作为判断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标准。

(三) 侵权对象

从侵权对象的角度来看,侵犯作著作权人的修改权通常并没有改变作品的内在表达思想,而主要是表现为改变了其外在表现形式;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却恰恰相反,其不以作品外在表现形式的改变为要件,而是表现为改变作品的内在表达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两者权利的侵犯并不必然是基于同一行为,也就是说侵犯修改权并不一定就侵犯了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实践中的区分

虽然在实践中存在大量同时起诉侵犯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情形,但法院在实际的裁判中却往往将两者进行了区分。

首先,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的是作品的内容、观点、主题不受歪曲、篡改。因此如果仅是改动、删节或更换了作品外在表现形式,且并没有达到对原作品表达的观点歪曲、篡改的程度,在未经授权或无合法依据时,被告仅侵犯了原告的修改权,而不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

其次,修改行为是行为人主观上出于故意对作品进行修改的行为,对于非故意造成的改变,如制作、校对错误、印刷错误等不会侵犯著作权人的修改权。但是如果由于出版社校对人员等工作人员对作品进行修改而导致作品质量低劣,使得著作权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就应当被认定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否可以转让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文件的内容和要求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内容包括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软件鉴别材料、有关证明文件以及其他证明文件等。申请人需提交在线填写的申请表打印件并签章,同时提交软件的源程序和文档等相关材料,并附上身份证明文件、权利归属证明文件等。要求提交的文件详实

  • 法律上如何判定剽窃行为

    法律上判定剽窃行为的两个标准。首先,需判断被剽窃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需具备独创性和表现形式。其次,需判断剽窃行为是否超出“适当引用”的范围,超出则认定为侵权。适当引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引用字数和被引用作品的比例限制。

  • 网络主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 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考量
  • 什么情况不会侵犯著作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