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权能单独使用吗
时间:2024-02-14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受保护著作权法的作品,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而著作权人的权利包括发表权、表演权、修改权等,那么发表权能不能单独使用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发表权的独立性及其行使
发表权,又称公表权,是著作权法中的一种人身权,指作者有权将作品公之于众。发表权包括发表作品和不发表作品两方面的权利。然而,在行使发表权时,往往受到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其他合法民事权利的限制,因此,作者在行使发表权时必须获得相关权利人的同意,否则将构成民事侵权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发表权通常不可能单独行使,而是需要与其他着作财产权一起行使。
发表权的行使条件
根据司法实践,即使作者未将作品公之于众,但在以下情形下,可以推定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 当着作财产权转移时,应推定作者已行使发表权。
- 当作者许可他人使用其未发表的作品时。
- 当作者将其未发表的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时。
- 作为一种人身权,发表权受到保护期的限制。
- 对于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及摄影作品,其发表权受到着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12月31日。然而,对于在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作品,着作权法不再保护。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
人身权:
-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 署名权,即在作品上署名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
- 修改权,即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财产权:
- 复制权,即以各种方式制作作品的复制件的权利。
- 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除外)。
- 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 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通过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 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 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 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 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 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 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 汇编权,即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 其他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根据约定或法律规定获得报酬。同时,著作权人也可以全部或部分转让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根据约定或法律规定获得报酬。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意义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伪书侵权案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伪书侵权案。原告指控被告文化艺术出版社冒用其名义制作并出版了一本名为《悬崖边的辩护》的书籍,同时被告图书大厦销售该伪书也构成侵权。被告辩称获得原告同意并由传记作家石X编写该书,不构成侵权。法院追加石X为共同被告,案件待进
-
音乐许可合同
音乐许可合同的主要内容。甲方拥有特定音乐作品的全部版权,与乙方(合法资质网络运营方)签署合同,授权其在特定网站以在线播放、下载方式传播该音乐作品,包括音频作品和手机彩铃。合同规定了许可使用方式、性质、期限和区域,并明确乙方不可再授权或分许可他人使用。
-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原告孙先生诉被告****出版社侵犯其专有出版权一案。原告享有《镜·龙战》的专有出版权,但被告在其出版的《镜·破军》中使用了《镜·龙战》中的《神之右手》部分,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三千元。
-
隐私权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
著作权申报流程
-
软件著作权变更申请的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