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通过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04年司法解释》)第8条规定,商标文字之间加符号并不一定构成侵权,只有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才会导致侵权。具体而言,所谓“相同的商标”是指与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2011年1月通过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2011年司法解释》)第6条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认定为刑法第213条规定的“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商标侵权的要素包括: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侵害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及其界定。包括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未经许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伪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未经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并将商品投放市场以及造成其他损害等行为均构成商标侵权。判断是否侵权的重要标准是是否对商标专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注册的程序和商标侵权的赔偿问题。商标注册程序包括商标查询、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和领取注册证等步骤。商标侵权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等。商标侵权赔偿数额根据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的损失
商标侵权维权的法律程序。首先,权利人需全面收集侵权证据,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其次,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人民法院提出处理请求或提起诉讼。投诉时需准备投诉书、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侵权证据及代理委托书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