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人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的主要义务是提升国有金融资本运营效率、落实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规章制度等。
《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受托人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的主要义务是:
(一)按照受托权责对等原则,提升国有金融资本运营效率,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实现保值增值。
(二)落实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规章制度。
(三)督促受托管理的金融机构履行好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主体责任,监交其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四)定期向委托的财政部门报告受托履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责、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等情况。
(五)接受财政部门的评价、监督和考核。
(六)落实财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事项。
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以下简称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1)资产拍卖、转让。
资产转让是指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有偿转让超过百万元或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非整体性资产的经济行为。
(2)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
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承担债务、购买、股份化和控股等形式有偿接收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
企业出售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分厂、车间及其它整体性资产的出售。
企业联营是指国内企业、单位之间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投入组成的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股份经营是指企业实行股份制,包括法人持股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不上市)企业和股票上市交易的企业。
联营、股份经营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对联营及合股各方投入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
(3)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4)企业清算。
企业清算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宣告企业破产,并进行清算;或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改组、合并、撤销法人资格的企业资产进行的清算;或企业按照合同、契约、协议规定终止经济活动的结业清算。
(5)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主要目标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商业类和公益类。同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
动产质押的定义、作用以及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动产质押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质押物选择、市场价格风险和客户信誉问题等风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质物的分类、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权的种类。
公司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相关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其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有一定的职权,而重要的公司决策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做出。此外,国有独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有一定限制,并且与国
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转移,对县域经济及民营经济融资服务不足;银行资金投向制度冲突导致对民营企业投放不足;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如规模小、信誉不足等,增加了银行借贷风险;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