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不同,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是指经济主体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签约、履约而产生的争议,合同双方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而合同诈骗则纯粹是把合同当做诈骗的一种手段。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行为。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2004年,徐某注册成立了某有限公司,但实际上只有他一人,没有经营行为。2005年,徐某得知某地有金属镁矿资源,以公司名义与某地政府签订了开发金属煤矿山及镁业生产合同。合同规定公司投资42亿元人民币建设经营管理金属镁项目,年产金属镁20万吨,年产值3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经济纠纷”之间存在着交织和混淆的情况。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如果行为人使用欺诈手段,很难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旨在通过非法占有对方财物来利用合同,而合同经济纠纷的当
加工承揽合同的履行地一般以加工行为地为准,除非合同中另有约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履行地点,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且争议标的是货币支付,则以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如果是交付不动产,则以不动产所在地为
刑法上并没有明确的经济诈骗罪罪名,根据司法实践,现行法律上所讲的经济诈骗主是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经济诈骗罪量刑标准一般指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