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只是针对民事部分,人民法院还是需要定罪量刑的。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一)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数量准备相应数量副本)。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代理人、被告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职业、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和住址等;
2、请求赔偿的具体项目和金额;
3、请求赔偿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事实根据;
4、呈送法院的名称及具体时间。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代理人、被害人、被告人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
(三)能够证明请求赔偿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相关证据,包括:
(1)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请注明证人与本案关系、地址、联络方式;
(3)被害人陈述;
(4)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鉴定结论;
(6)勘验、检查笔录;
(四)视听资料。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差别。二者在诉讼费、审理时间、赔偿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提起,法院不收费,通常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两个月内出结果。而民事诉讼需先支付诉讼费,审理时间较长。此外,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模板包括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会留档案的问题。在中国,被判刑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会留下案底,即犯罪记录。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会予以封存。调解是处理此类案件的方式之一,以自愿合法为前提,达成调解后具有法律约束力。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判决前,当事人可以申请撤诉,但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决定是否批准。原告需明确撤诉带来的法律后果,即撤诉后不能随时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最新赔偿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