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质证

时间:2021-12-2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2811
依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共同犯罪案件进行审理时,由举证方当庭出示证据后,由对方发表质证意见进行质证。证据经质证后,并且查证实属的,才能作为定案定罪的证据。关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质证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共同犯罪案件的质证程序

在共同犯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举证方需在庭审中出示证据,随后对方有权提出质证意见。经过控辩双方的质证,该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67条,举证方在庭审中出示证据后,对方有权提出质证意见。

根据第268条,在涉及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和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上,一般应当单独进行举证和质证,并充分听取质证意见。

对于控辩双方无异议的非关键证据,举证方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拟证明的事实作出说明。

对于召开庭前会议的案件,举证和质证可以按照庭前会议确定的方式进行。

根据案件和庭审情况,法庭可以对控辩双方的举证和质证方式进行必要的指引。

共同犯罪的认定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然而,仅仅根据此规定往往无法准确认定共同犯罪,认定共同犯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

例如,如果张三和李四合谋实施抢劫,双方必须有明确的共同抢劫意图,并清楚地了解共同抢劫的后果。如果只有张三实施了抢劫行为,而李四没有参与抢劫,那么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而应该单独分别认定各自的罪行。

2. 存在基于共同犯罪故意的共同犯罪行为

例如,A与B合谋盗窃,必须实施了共同的盗窃行为,如准备工具、踩点、放风等,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如果B仅仅有共同盗窃的想法,但没有参与任何盗窃行为,也没有教唆、帮助或组织行为,一般不认定A与B是共同犯罪。

3. 两人均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共同犯罪必须由至少两人共同实施,但这两人必须都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例如,一名正常成年人与一名精神病患者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相关法律责任应由正常成年人承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含义

    我国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需区分主犯和从犯等不同角色,共同故意犯罪才被视为共同犯罪,过失犯罪则不认定。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而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从犯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

  • 管辖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共同犯罪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单位等。在共同犯罪中,根据角色不同,主犯、从犯和胁从犯刑事责任也有所不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如符合共同犯罪要素,则构成共同犯罪。

  •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与从犯的区别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从犯以及胁从犯的定义和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更多人共同故意犯罪的行为。主犯指组织或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将根据其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从犯指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

  •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 被胁迫参与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