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分子保外就医,伤病治疗好后,按以下情形处理:
(1)治疗好疾病后,如果刑期未满的,犯罪分子应当收监继续服刑;
(2)治疗好疾病后,如果刑期已满的,应当作出释放决定,不再执行刑期。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执行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
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者看守所。
对罪犯及其亲属而言,申请保外就医,主要工作有两步,一是向监狱或看守所提出申请,二是提供保证人,然后其他都是司法机关方面的工作了。按照《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的要求,申请保外就医需要经历以下流程:
1、监狱、看守所按照实际情况提出,或罪犯本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也可以向监狱、看守所提出书面申请。
2、监狱、看守所核查罪犯情况,及其对社区的影响。
3、监狱、看守所向检察院通报相关情况,检察院可派员参加相关流程。
4、监狱、看守所组织对罪犯进行病情诊断、妊娠检查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鉴别。
5、罪犯本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提出保证人,并提交保证书,但保证人由监狱、看守所审查确定。
6、监狱、看守所对申请进行审议,并将审议结果及相关资料移交上级监狱管理机构或公安机关批准,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是否批准提出书面意见。
7、准予执行并办理相关手续及放人,不准予执行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将不予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送达监狱、看守所。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腿粉碎性骨折等严重疾病罪犯的监外执行可行性。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等,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但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或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同时,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如
犯罪分子若患有抑郁症是否能保外就医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如果不属于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是不能保外就医的。但若病情严重,可以通过特定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申请流程包括书面申请、医疗鉴定、审查审批等环节,并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和监督考察。
得了肺结核的罪犯在判刑后是否可以去坐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患有严重疾病的罪犯可以申请保外就医并进行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程序包括病残鉴定、初审、集体研究、审批等步骤。因此,如果罪犯确实患有肺结核等严重疾病,经过相关程序审批后,可以暂时不进行监禁,但需
无期徒刑罪犯保外就医的条件及相关细节。保外就医需符合如患有严重疾病、年龄超过60周岁且身体衰弱等条件,并需服刑一定时间。同时,对于不合规的行为如骗取保外就医、自伤自残等,将不被允许保外就医或被收监执行。保外就医期间的不正当行为时间不计入执行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