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股东取得的红利应当按照其中的百分之二十缴纳税款;
2、从上市公司取得的红利减半征收税款;
3、 外国人取得的红利不需要缴纳税款;
4、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红利不需要缴纳税款;
5、境外的非居民企业从境内的居民企业取得的红利,需要按照百分之十的税率缴纳税款;
6、个人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在一个月以内的,按照分红的百分之二十缴纳税款;
7、个人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在一个月到一年的,按照分红的百分之十缴纳税款;
8、个人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超过一年的,按照分红的百分之五缴纳税款。
9、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1、董事会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
2、股东会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
3、须为税后利润,即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
4、应当先提取利润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
5、以前年度有亏损并且以前的公积金不足以弥补的,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后,再提取当年公积金,然后分配当年利润。
费差益与费差损的定义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费差益指实际营业费用低于预定费用时产生的盈利,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费差损则指实际费用超出预定费用时的亏损,可能暴露企业管理问题。企业应重视费差益的实现和费差损的解决,以提高盈利能力和保证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包括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转型升级,转型方式的多样性,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以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方向。企业可以通过产业创新、股份制转型、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和合作联盟等路径实现转型升级,从而适应市场竞争和提升自
个人独资企业名称变更登记的条件。包括与同行业企业名称不重复、与其他企业名称不重复、与注销或被吊销企业名称不重复等要求。特殊字样如“中国”、“中华”等需审批。冠省名也需审批,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民营企业的债权融资方式,包括私人信用借款、商业信用、租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利用外资等六种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债务结构,并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