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罚

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罚

时间:2022-01-2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6421
根据《民法典》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追究法律责任,一般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停止侮辱、进行经济赔偿以及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等处罚。关于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规定及处罚方式

一、民事责任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将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进行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停止侵害和进行经济赔偿。

二、名誉权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的权利,其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

一、侮辱行为

侮辱是指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故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侮辱的表现形式包括:

  1. 以口头语言或非暴力动作侮辱他人;
  2. 以暴力方式侮辱他人;
  3. 以书面语言形式侮辱他人。

二、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诽谤的形式包括:

  1. 语言诽谤,即通过口头语言散布捏造的事实,导致他人名誉受损;
  2. 文字、漫画诽谤,即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散布捏造的事实,导致他人名誉受损。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况。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并导致他人名誉受损,则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一些一般性的失实不会被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只有在新闻报道严重失实且导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会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四、评论严重不当

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况。只有当评论严重不当且导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过于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表达不准确,且没有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与肖像权。隐私权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肖像权则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活动。偷拍行为往往同时侵犯这两种权利,导致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内容,详细列举了包括个人信息、住宅、性生活、财产状况、通信和个人文件、社会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方面的隐私权保护。同时,依据《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犯隐私权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相应责任。

  •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

  •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
  • 侵犯隐私的行为及法律规定
  •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