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仅仅一方有过错并不足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1)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以下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① 重婚;
② 与他人同居;
③ 实施家庭暴力;
④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⑤ 有其他重大过错。
(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也应符合该解释。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况,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以及有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形。
非法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人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然而,在判断是否非法同居时,并没有明确的期限和具体情形,因此在实践中很难操作。要证明举证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在离婚案中属于困难,并且要证明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关系更加困难。
关于重婚,在《民法典》和刑法上的定义是有区别的。民法典上的重婚承认事实上的重婚,包括法律上和事实上的重婚。然而,同样存在操作性不强的困难。
此外,对于有配偶者与婚外同性同居的问题,或者是由赌博、吸毒等导致婚姻破裂的情况,离婚损害赔偿也无法适用。
然而,在实际审判中,对于有婚外性关系但不符合赔偿范围的情况,通常在财产分割上进行权衡,主要照顾无过错方,对有过错方少分或不分,以此来弥补法律规定上的不足。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即使夫妻已经协议离婚,如果发现另一方符合《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仍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在家庭暴力方面,受害方不仅限于夫或妻,还包括子女。然而,子女要求的赔偿并非属于离婚损害赔偿范畴,可以通过非离婚损害赔偿来要求赔偿。
在适用主体方面,各地法院对此存在不一致的理解。有人认为可以向第三者提出赔偿要求,或者将第三者列为共同被告。然而,《民法典》明确规定,离婚过错损害赔偿适用的主体是过错配偶,不包括第三者。
由于无过错方的取证较为困难,个案分析可以采用不过分苛刻的无过错方举证要求,以达到法律对过错方惩罚的目的。在审判实践中,可以适当放宽条件或者在特定条件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例如,对于长期夜不归宿的一方,可以推定其为有过错方。在判决离婚过错损害赔偿时,赔偿数额不能从共同财产中折抵,而是从属于其自己的财产中支付。通常情况下,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金额并不高,一般在五千到一万左右。
人民法院在受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将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等规定中当事人的有关权利义务书面告知当事人。然而,将告知义务强加给法官的做法实际上违反了诉讼中不告不理的原则和法官居中裁判的原则,具有矫枉过正之嫌。
婚外情证据的效力问题。有效的婚外情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真实的照片、捉奸在床的证据等。间接证据如电话记录、短信内容等也可以作为证据。当事人应注意合法取证,比如在自己家中拍摄的照片较容易被法院采信。同时,无过错方在取证时应量力而行,并避免侵犯他
离婚赔偿的相关问题,指出离婚赔偿与结婚时间长短无关,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有过错。离婚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以及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只有在对方存在重大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带来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失时,才
男方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在协议离婚时,男方可能净身出户;诉讼离婚时,财产均分但以照顾女方和无过错方为基础。离婚赔偿考虑精神损害程度、出轨情节、过错程度及其他相关因素。
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分割财产时应区分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个人财产则包括婚前财产和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等。离婚时,双方应协议处理共同财产,如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学习法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