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当使用法律手段来惩罚实施家庭暴力的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家暴行为,如果行为人实施了家庭暴力行为,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能会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反家暴法》
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1、偶尔暴力型:寻求长辈、邻坊和组织帮助劝诫教育
如果是偶尔的暴力,并且仅仅是因为小矛盾促发,而家庭关系依然很好的情况下,家庭暴力没有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重大创伤,受害者也只是想阻止丈夫对自己的伤害,这时可以寻求家庭长辈、社区组织如居委会或妇女组织的帮助,请他们为你主持公道,并对丈夫进行教育和劝诫。在正在遭受暴力伤害的同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可以通过报警,呼救等方式请求救援。
2、经常暴力型:通过法律诉讼解除婚姻关系
如果是经常性暴力,受害者想结束婚姻关系,且协议离婚不成时,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的途径解除婚姻关系,保护自己。然而,如何取证一直是诉讼离婚一大障碍,充分的证据是法院支持你离婚诉讼请求的重要条件。广大女性朋友们在遭遇家庭暴力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为以后诉讼提供支持,一般有:
(1)报警
遇到家庭暴力怎么办?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报警。这样不但可以及时阻止家暴发生,而且警方的出警记录和笔录还可以成为日后“感情确已破裂”的有力证据。
(2)保留医院就诊病历。
一般遭遇家暴后要到医院就诊,此时女性朋友要将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收据以及病历保存好,作为书证,强有力的证明对方施暴事实,如果做了伤残鉴定的或是需要后续治疗的,也要及时把伤残鉴定及后续治疗的票据妥善保管。
(3)争取证人证言。
父母、朋友、保姆、邻居都可以作为证人,要早作沟通,争取让他们出具支持你的证言。
(4)保留物证书证。
发生家庭暴力之后,如果存留有相关的物证,或者对方曾写过保证书、忏悔书、承诺书等类似文书,保证以后绝不再施暴,这些书面材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家暴起诉离婚中的证据收集与认定问题。受害者在面临家暴时应拍摄受伤照片、保存医院证明和伤情鉴定报告,并让邻居或居委会的人提供证言。遭遇家暴时应及时报警,多次报警以收集更多证据。遭遇家庭暴力可采取请求调解、劝阻或报警等措施,法院在必要时可判决离婚并要求赔
中国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中的生活费问题是否构成家暴以及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生活费太少属于经济控制的一种形式,属于家暴范畴。如果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感情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准予离婚。因此,若当事人因生活费过少而遭受经济控制或虐待等家
中国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问题。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受害者有权要求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家庭暴力赔偿请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暴力行为的主观意识、形式、程度等要素,以及在某些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