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的程序如下:
(1)、被取保候审人员被羁押的,执行机关向看守所发出释放通知书,释放被取保候审人;
(2)、办案机关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3)、被取保候审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如果违反相关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其违反规定的情节,决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保证人保证的,对保证人进行处罚;
(4)、侦查后发现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解除取保候审措施,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九条
1、保证金保证又称财产保,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保证金保证的特点是,利用经济利益,来督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保证的,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2、保证金应当以人民币现金交纳,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1000元。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综合考虑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在其指定的银行设立取保候审保证金专户,委托银行代为收取和保管保证金,并将指定银行的名称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取保候审的手续、条件、申请程序以及执行过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若满足一定条件,如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患有严重疾病等,可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可经由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及辩护人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提出。取保候审有两种方式:提供保证人和
取保候审期间检察院审理是否算结案的问题。在取保候审期间,检察院可以继续审理案件,但不一定算结案,除非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同时文章介绍了取保候审的时间限制、期限的计算以及期间的审理和解除等相关内容。对于取保候审期限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刑事辩护律师。
取保候审期间的传唤规定,被取保候审人需随时到案接受传讯且无次数限制。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规定的十二个月和六个月。侦查、起诉和审理期间不间断。解除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条件包括不追究刑事责任或期满。取保候审方式包括提供保证
逮捕证批准的意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证的批准意味着侦查监督部门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并存在实施新犯罪、危害安全、干扰作证等危险情况。逮捕不代表一定会被判刑,只是表示涉嫌犯罪并得到了检察院的批准。同时,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人若违规也可能被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