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问题,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如果协商一致的,可以净身出户不要孩子。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应当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如果不支付抚养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判刑的,但是如果是有支付能力而故意不支付抚养费,那么是可能会被判刑的。
(一)被起诉至人民法院。
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愿意支付抚养费的,那么未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对不支付一方提起诉讼,要求其支付抚养费。
(二)被强制执行。
法院审理结束后,判决被告应当支付抚养费的,那么被告当事人应当依照判决支付抚养费。判决下达后,被告当事人仍然拒不支付抚养费的,原告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查封、冻结被告当事人名下的财产。
(三)涉及刑事责任。
法院强制执行后,被告当事人故意转移名下财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一经发现,将会涉及刑法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轻者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离婚前协议与离婚协议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在离婚过程中,离婚协议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通常以离婚协议为准。离婚前协议是初步约定,效力相对较弱。双方在协商时应明确协议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协议离婚后协议的法律保护问题。协议离婚后,双方所签订的离婚协议通常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需满足一定条件,如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等。协议离婚需要办理离婚证,它是婚姻关系解除的重要凭证。协议离婚过程中通常会有调解
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是否有效的问题。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婚姻关系中的自由解除婚姻权利不能通过婚前协议限制。但婚前协议可以对夫妻财产的分配等相关事项进行约定,这些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另外,婚前的离婚协议一般是无效的,而
出轨是否应该净身出户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民法典》相关条例,出轨并不一定要净身出户。在离婚程序中,财产分割是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以平均分配为基础,对无过错方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照顾。法院通常不会作出“净身出户”的判决,除非存在其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