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利被他人非法抢注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当事人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2)、当事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六条
1、发明专利公开日以及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权公告日之前的实施行为,不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在发明专利公开日至授权公告日之间,即发明专利权的临时保护期内,实施该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权利人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其实施行为的判定,可以参照适用有关专利侵权的法律规定。
(2)专利申请日时申请人请求保护的范围与专利公告授权时的专利权保护范围不一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均落入上述两个保护范围的,应当认定被诉侵权人在临时保护期内实施了该发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仅落入其中一个保护范围的,应当认定被诉侵权人在临时保护期内未实施该发明。
2、制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是指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产品技术方案被实现,产品的数量、质量不影响对制造行为的认定。
以下行为应当认定为制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行为:
(1)以不同制造方法制造产品的行为,但以方法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除外;
(2)委托他人制造或者在产品上标明“监制”等类似参与行为;
(3)将部件组装成专利产品的行为。
3、制造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指专利权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时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专利产品被实现。
4、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指该外观设计产品的功能、技术性能得到了应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的禁止权不包括禁止他人使用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权利。
5、销售专利产品,是指将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被诉侵权产品的所有权、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制得的产品的所有权、或者将含有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品的所有权从卖方有偿转移到买方。搭售或以其他方式转让上述产品所有权,变相获取商业利益的,也属于销售该产品。
专利实施许可的相关内容。专利实施许可是专利技术所有人或其授权人允许他人使用专利的方式,并收取使用费。其方式包括独占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和普通实施许可。办理专利实施许可需要订立书面合同、支付专利使用费,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报备。
专利实施计划许可合同的签订事宜。合同涉及专利项目的许可实施、技术内容、工业化开发程序、技术资料提交、技术秘密的保密期限、专利实施许可种类、验收标准和方法、使用费及支付方法、技术服务、后续改进提供和分享、专利权无效和侵权处理以及违约金或损失赔偿等条款。
专利申请流程的相关解读。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专利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或修改申请文件,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最后,申请人需办理登记手续并缴纳相关费用,才能获得专利权证书。
外观专利产品相似度侵权评价的过程。首先需确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并依据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判断两者整体形状和视觉效果的相似度。比较对象主要是侵权物与专利的图形或照片中的形状图案及色彩。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需考虑其不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