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人被拘留的,亲属可以按以下情形处理:
(1)、家属应当确认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行政拘留的,会移送到看守所执行,亲属可以去拘留所会见当事人。如果刑事拘留,家属可以了解犯罪人涉嫌的罪名、被关押的地点、办案负责人所在单位和办案人的名字等。
(2)、到被关押的地方送去衣物、钱款等。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衣物,不能有扣子、拉链等。可以在犯罪嫌疑人的账户上存入一定的钱款,用于购买日常所需。
(3)、家属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律师可以会见当事人,为当事人通信和了解案件。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拘留所条例》第二十六条
1、不服行政拘留及罚款等处罚有法定救济渠道
对于行政拘留及罚款等处罚不服的,当事人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程序提出诉求、维护权益。
正确的维权方法是按照决定书尾部的提示,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不服处罚决定,是否能拒绝接受决定书及送达回执
拒绝接受决定书及送达回执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公安机关照样能执行该处罚决定。
对于拒绝签字、盖章或者捺指印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将在附卷决定书或送达回执上注明,或请见证人签字证明,不影响拘留、罚款的执行。如拒绝接受决定书及送达回执,因为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自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没有签字,要证明什么时候知道具体行政行为,有一定的难度。
被刑事拘留羁押的人员在入所后需遵守的物品管理规定以及刑事拘留的程序。被拘留人员在入所时需按规定带入特定物品,如穿戴用品、卫生洗护用品等,并由看守所代为采购供应。同时,看守所应保证采购物品的安全,并适当控制带入监室的物品数量。刑事拘留程序包括公安机关和
警察在对他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如果出现错误并侵害他人利益,受害人有权申请国家赔偿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受害人在警察采取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时,若权益受到侵犯,可以申请赔偿。包括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逮捕措施超期、经过再审改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刑事拘留的地点以及适用范围的问题。刑事拘留地点为公安局拘留所。其适用范围包括预备犯罪、实行犯罪等七种情况,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不适用刑事拘留。在公安司法实践中,存在对刑事拘留适用范围掌握过于随意化、扩大化或过于僵化的
酒后驾驶机动车被查处的,酒驾人员会被行政拘留十天,如果当事人不服拘留决定的,可以申请复议,公安机关暂缓执行拘留的,当事人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保证金。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