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若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无论患者在打针后多长时间内死亡,只要是由药品质量问题或医生用药错误导致的,都可视为医疗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若患者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输入不合格的血液而受损害,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误诊是一种常见现象,可分为广义误诊和狭义误诊。广义误诊是指非医方过失导致的误诊,而狭义误诊则是由医方主观上的过失导致的误诊。医方是否需要承担误诊所导致的损害后果责任,关键在于医方是否存在过失。对于无过失误诊,医方无需承担责任。
导致误诊的非医方过失因素包括:
若误诊是由上述非医方过失因素导致,属于无过失误诊,医方无需承担责任。但若同时存在医方主观上的过失因素,医方仍需承担相应责任。
若误诊漏诊是由医院方的责任导致,医患双方可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不愿意协商,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若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双方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按照相关法规计算赔偿金额。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关于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原告在陕西某医院分娩过程中,婴儿出现口鼻发绀等症状,但医院未予充分关注并延误治疗,最终婴儿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违反医疗规范,应承担法律责任。摘要的核心是医院对婴儿治疗不当,导致死亡,需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后的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患者及家属需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涉及调查处理和医疗鉴定等程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可通过协商处理、调解处理及民事诉讼等途径进行。投诉方法包括拨打医院医务科电话、县卫生局医政股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