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意作虚伪供述,是指指非因他人强迫或者胁迫,赔偿请求人本人故意作出虚伪供述,导致其被羁押或被刑罚处罚的情形。其认定标准如下:
(1)虚伪供述是由赔偿请求人本人作出的;
(2)赔偿请求人有作虚伪供述的事实。如果因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差异等因素导致行为人所供述的事实或提供的证据存在轻微失实,或者行为人对关键事实以外的其他事实作出虚伪供述,不影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的,不能认定为虚伪供述;
(3)赔偿请求人所作的供述或提供的证据与司法机关所认定的其他证据相结合要能达到被羁押或判决犯罪的程度,且虚伪供述与错羁错判间存在因果关系;
(4)赔偿请求人对作虚伪供述存在主观故意,其作出虚伪供述通常是出于某一不正当的目的或动机。赔偿请求人明知所提供的供述是不真实的,并会妨碍司法机关查明案件真相或者会导致对自己不利的后果,而仍积极追求或者放任为之。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主动供述自己的罪行,是犯罪分子自动投案的行为依据,他是指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后主动如实向司法机关交待自己的犯罪行为,不隐瞒、不伪造,这是认定自动投案的依据,也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
主动供述自己的罪行应符合以下情况:
1、投案交待的必须是犯罪事实。如果投案人所交待的不是自己所犯罪行,而是违法或者违反道德的行为,不构成自首;
2、投案人所交待的必须是自己的犯罪事实。也就是投案人交待的是自己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然也包括与他人共同犯罪的事实,如果投案人只交待他人的犯罪事实而不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不构成自首;
3、投案人必须如实地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即投案人应当将自己的犯罪事实原原本本地交待清楚,不虚构、不伪造、不避实就虚、不避重就轻、不推诿塞责,否则不构成如实交待,也不能认定自动投案,当然也就不能认定为自首。
关于提讯看守所人犯的限制规定。文章介绍了提讯人员在讯问人犯时必须遵守的证件、人数、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看守所的拒绝提讯义务。同时,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过程,包括侦查人员的人数要求、传唤要求、讯问顺序、讯问时限以及特殊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要求等也进行了详
共犯中止的情况及处理方式。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某个共犯放弃或有效阻止犯罪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包括向有关机关报告并制止犯罪、在复杂和简单共同犯罪中的特定处理方式等。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是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并自愿放弃或有效阻止犯罪结果发生。
我国法律中关于帮助犯罪嫌疑人转移犯罪工具的法律责任,以及共同犯罪、从犯的定义和处罚等相关内容。探讨了亲友提供犯罪线索是否属于立功,并明确了立功的认定标准和限制。强调非法手段获取线索和利用职务活动获取线索进行检举的行为不被认定为立功。摘要的重点在于文章
开设赌场罪的认定标准,包括开设和经营赌场、提供赌博场所及用具的行为,并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对主犯和从犯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开设赌场罪将面临刑事处罚,主犯和从犯的处罚不同,从犯可根据情节轻重获得不同程度的从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