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重新分割财产
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一方有外遇属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违背常理,但并不作为双方离婚时财产分割的主要依据。因此,当事人以对方出轨为由提出重新分割财产,将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2、法律依据:《民法典》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1、男女平等原则
男女平等原则在《民法典》的各项法律规范中得到体现,也是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指导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男女双方享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以及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可以体现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或者在财产种类上将某些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分配给女方。考虑到习俗、传统因素、妇女的家务负担和生理特点,离婚后的妇女通常在就业和谋生能力上较男性弱势,因此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应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不应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分割生产资料时,应尽可能将其分配给需要并能更好利用该生产资料的一方;在分割生活资料时,应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可分割的物品应归属于实际需要和能更好发挥效用的一方,分得方应按照公平原则,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4、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将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也不得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5、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或丧失的,另一方无需进行补偿。这一原则是基于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符合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的本质要求,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在法律效力上的等同性,尤其在财产分割方面的差异。登记离婚中的财产分割主要依据当事人意愿,而诉讼离婚后对财产有争议则不可再次起诉。另外,离婚后有关财产诉讼的情形以及处理原则也得到了详述,包括漏分财产的处理和已判决财产的处理等。
离婚案件中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原则。根据《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男女在财产分割中应平等对待,同时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在分割财产时,应遵循有利生活和方便生活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对于消耗、毁损、灭失的
张某和秦某因夫妻感情破裂自愿离婚的相关协议内容。包括子女抚养、共同财产分割、医疗费用、个人财产归属和债权债务等方面的协议。离婚后,孩子由男方抚养,女方需支付抚养费并探视。共同房产归男方所有,女方放弃财产分割折价款。医疗费用由女方自筹一定金额,不足部分
婚外情对离婚财产的影响及分割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外情不会导致共同财产分割受影响。离婚时,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财产情况和照顾子女、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离婚中,无过错方因重婚、与他人同居等行为有权请求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