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公司以股东各自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2.法人代表是企业行使民事权利承担责任的代表,并不是承担债权债务;
3.如果出现违法行为,法人代表代表企业出面行使权利、承担责任。简单来说,承担责任的是企业,而不是法人代表个人;
4.出资要存入企业开设的账户,只要不抽逃资金,责任由企业承担。
按照承担劳动法责任的主体分类,可以分为法人责任和个人责任。
法人责任是法人对其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法人是社会组织,不同于公民。
法人责任的行为主体是法人的工作人员,但对其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是法人。法人的责任是有限责任,即法人仅以其拥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法律责任。当然,法人工作人员只有在其执行职务中的行为及法人代理人在法人授权范围内的行为,才可能产生法人的责任。非执行职务的行为或者超越代理权的行为不是法人的行为,只是法人工作人员或者法人代理人的个人行为,不发生法人责任。
个人责任是由法人工作人员或法人代理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人承担了责任并不免除法人的工作人员依据劳动法所应承担的个人责任。既追究法人责任也追究个人责任可以称为两罚制,这也是各国劳动法的通例。个人责任有两种承担形式:一是由法人对劳动者承担全部责任后,有权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追偿,这种形式可以说是一种内部责任;第二种形式是由法人与个人并列地承担责任,可以说个人直接承担外部责任。劳动法对这两类责任都有规定。
法人责任与内部个人责任的关系。法人在承担责任后,对个人追偿的目的主要是对有过失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惩戒,因而一般不适用全部追偿原则。前我国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也有规定。符合该《条例》两种情况之一的,个人承担赔偿责任,其中包括玩忽职守、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当然也包括了由于事故致使劳动者受到伤害,法人所需承担的赔偿责任。在法人赔偿后,转而可向有责任的个人求偿。“赔偿经济损失的金额,由企业根据情况确定,从职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如果能够迅速改正错误,表现良好的,赔偿金额可以酌情减少。”
1.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其职务行为是否承担个人责任,以其在履行职务时有无过失为依据。只有有过失的,个人才可能承担责任。
2.违约责任只能由法人承担,而不由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承担。法律上所谓责任不仅以义务存在为前提,而且是在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才发生,因此,义务范围和责任范围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劳动合同还是集体合同总是以法人的名义签订的,只能由法人来承担义务以及由此发生的法律责任。
3.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个人才承担外部责任。依我国劳动法规定,只有对劳动者造成严重的人身侵害,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才直接承担个人责任。
有限公司以股东各自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法人代表是一个企业承担行使民事权利责任的代表,而不是承担债权债务;如有违法行为,法人代表代表企业出面行使权力承担责任。简单来说,承担责任的是企业,而不是法人代表个人;出资存入企业开设的账户,只要不抽逃资金,责任由企业承担。更多法律知识请浏览手心律师。
股东不同意更换法人时的应对策略。首先尝试与股东协商,研读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了解法人代表更迭的规定和流程。若股东仍不同意,可通过法定程序如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做最终决定。同时,涉及股东不配合签字的问题,应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尊重差异,必要时可通过股权转
资产评估公司能否作为法人股东的问题,列出了不能担任企业法人代表职务的各种情形,包括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经营不善破产清算、正在接受侦查和追捕、被判处刑罚并服刑、未偿还重大债务等人员。同时,文章还涉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否需要股东会决议及追加前股东是否必须
非股东法人需要承担的责任。虽然法人代表不是股东,但在法律和公司规章制度下,他们需要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法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此外,非法经营和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中,法人代表或相关责任人也需承担法律责任。具体
法人和股东在公司中承担的责任差异。法人代表公司行使经营行为,承担违反法规的相应责任,而股东则以其投资财产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法人股东与自然人股东在性质、权利行使、收益分配、税务处理和股权转让等方面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