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大案件,检察院驻看守所的检察人员在对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应按照以下情形进行处理。首先,他们需要对讯问的合法性进行核查,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核查情况应及时通知本院负责捕诉的部门。
如果负责捕诉的部门认为确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情形存在,应要求公安机关依法排除非法证据。这些非法证据不得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的依据。
法律依据: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七十一条规定。
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并确保讯问安全,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传唤时必须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传唤或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且不得以连续传唤或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对于已经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在拘留或逮捕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或逮捕,必须立即释放。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首先询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认有犯罪行为,侦查人员将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否认有犯罪事实,则让其陈述无罪的辩解,并根据其陈述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有义务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然而,对于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犯罪嫌疑人有权拒绝回答。是否与本案无关应以是否对查明本案的全部事实情节(如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动机、目的、作案人的情况等)有实际意义或证据价值为准。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证据的法律性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获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为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和权限的明确性,以及收集、查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的规范性。法律的这一特性
尸体登报后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在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包括侦查人员的勘验和检查,保护犯罪现场并通知公安机关的义务,以及携带证明文件进行勘验和检查的程序。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通知家属到场。